Tag: 中泰证券

中泰证券去年净利大降超八成 今被传自营团队“大换血”、投行全员取消年终奖

中国网财经5月26日讯(记者叶浅 见习记者苏楠)谁要为中泰证券业绩下滑“买单”?

2022年整个证券行业都不大好过,但中泰证券不好过的程度较深。仅从归母净利润这一项指标来看,去年A股43家上市券商仅2家实现同比增长,其余41家全部实现同比下滑,其中两家由盈转亏。

就同比下降幅度而言,43家上市券商中,除后五名券商外,中泰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最大,达81.56%,数据由2021年的32亿元降至5.9亿元。中泰证券去年盈利规模排位为第28位。

近期,中泰证券先后被传自营部门被撤、投行全员取消年终奖。虽其后公司回应部分传闻不实,但相关舆论或并非空穴来风。有市场分析指出,公司此举或为去年业绩大幅滑坡的余波。

自营部门被撤?

日前,有传闻称,因2022年自营部门亏损严重,中泰证券自营部门全部解散。

且据网传消息,中泰证券免去了金融市场委员会委员、证券投资部总经理潘冬,金融市场委员会证券投资部联席总经理陈骥宁,金融市场委员会证券投资部联席总经理王昊天以及金融市场委员会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王胜青共4位负责人的职务。

对此,中泰证券回应称:“近期,公司坚持业绩导向和问题导向,对自营条线下证券投资部门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本次调整,将为自营业务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化原则,对证券投资专业团队进行优化整合,加强投研能力建设,推动证券投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证券行业自营业务整体不景气,但中泰证券成为首家被传较大规模人员调整的券商。

据券商中国报道,以“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口径计算自营业务,2022年43家上市券商自营收入合计仅777.77亿元,相比2021年的1669.11亿元减少53%。

同口径下,2022年中泰证券自营业务净收入为-3.51亿元,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倒数第四。与之相对应的是,2021年中泰证券自营业务净收入约30.18亿元,在上市券商中排位相对靠前。

此外,中泰证券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证券及另类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00亿元,同比下降132.46%,为其唯一营收为负的主要业务类别。

投行全员取消年终奖?

不仅自营业务,中泰证券投行业务近期亦有传闻流出。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有中泰证券内部人士爆料称,今年中泰证券各个业务条线年终奖均较往年有所下降,而整个投行都没有年终奖。对于未发年终奖的原因,该人士表示,主要系公司近年来投行人员快速扩张,去年内部核算投行业务亏损。

年报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中泰投行人员分别有679人、874人、1047人,两年时间增长368人,增幅达54.20%。相比之下,截至2022年底,海通证券、申万宏源等头部券商的投行人员分别有1591人、1136人。

虽然人员规模大致相当,但三者收入规模相差较大。据了解,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中泰证券2022年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分别约为41.79亿元、18.80亿元、10.18亿元,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分别为第五、第七、第十五。

“公司投行业务新来的团队许多都未创收。” 该中泰证券内部人士说,“年报披露和公司内部考核的口径不一样,内部考核会把写字楼房租、后台人员成本分摊等这些都算进来,这样一算去年投行就亏损了。”

对于上述情况,中泰证券回应称,公司并未取消投行全员年终奖,不同员工奖金情况有所不同。公司去年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调整优化了奖金发放方式,部分奖金体现在日常。

据Choice数据,中泰证券2020年至2022年人均薪酬分别为52.97万元、56.07万元、44.82万元。去年,公司人均薪酬同比降幅达20.06%。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证券行业人均薪酬整体呈下滑趋势,最高降幅超45%。

中泰证券60亿定增获批!上半年净利飙升背后投行业务近腰斩,广东营收大降七成

近日,中泰证券(600918.SH)公告称,公司60亿元定增申请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不过,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尚需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最终能否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及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

此前7月14日,中泰证券公告延长60亿元定增计划有效期1年,并在次日答复了监管审核问询函。彼时,上交所对于中泰证券定增审核集中提出了七大问题,涵盖13个小点。

中泰证券7月16日披露的定增修订稿显示,此次定增拟募集资金不超过60亿元,用于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投入、另类投资、做市业务、财富管理、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等六大方向。本次认购对象包括控股股东枣矿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枣矿集团认购数量为本次发行股票数量的36.09%,认购金额不超过21.66亿元。

据悉,2023年以来至2024年底,仅有国海证券定增募得32亿元,以及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因同业并购进行了再融资。在券商再融资市场沉寂一年多后,今年已有包括中泰证券、指南针、天风证券、南京证券、东吴证券等5家券商定增事项加速推进。

业绩方面,中泰证券日前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7亿元,同比增长3.1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1亿元,同比增长77.26%。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财富管理业务、投资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而投资银行业务表现低迷。

2025年上半年,中泰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下滑46.84%,营业成本2.99亿元,实现营业利润-3,759.35万元,排名倒数靠后。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2.71 亿元,同比下降47.75%,主要系公司证券承销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国际业务更是出现了亏损,实现营业收入-0.12亿元,同比下降163.73%,这主要是由于中泰国际利息收入的同比减少。

信用业务是中泰证券半年报中的一大亮点。该业务实现营收5.82亿元,同比增长45.22%,主要得益于公司融资融券利息收入的增加。

在股票保荐承销方面,2025年上半年,中泰证券仅完成3单股票主承销项目,其中IPO1单、定增2单,合计承销规模13.29亿元。而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7单股票主承销项目发行,其中IPO项目3单、定增项目3单、可转债项目1单,合计承销规模28.53亿元。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整体数量较2024年同期减少了超过一半。

在区域营收方面,广东省区域营收下滑最为显著,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下降75.17%。

值得关注的是,中泰证券负债率高企,面临着偿债风险。

据此前定增问询函回复公告,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0.93%、69.12%、69.04%和67.41%,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息负债总额为848.73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应付短期融资款、拆入资金、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短期债务占比为52.38%。

此外,中泰证券面临自有资金匮乏的窘境——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622.66亿元货币资金中,542.34亿元为客户资金,真实自有资金仅80.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不足4%。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45亿元,同比减少 44.40亿元,主要系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额增加导致现金净流出增加 114.54 亿元。

中泰证券回应取消投行全员年终奖传闻:并未取消,部分奖金体现在日常

中证网讯(记者 赵中昊)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泰证券2023年决定不对投行业务条线发放年终奖。究其原因,或与其投行业务条线2022年收入欠佳以及投行人员扩充过快有关。对此,中泰证券方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公司并未取消投行全员年终奖,不同员工奖金情况有所不同。公司去年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调整优化了奖金发放方式,部分奖金体现在日常”。

此前有媒体报道,中泰证券内部人士爆料称,今年中泰证券各个业务条线年终奖均较往年有所下降,而整个投行条线都没有年终奖。原因在于近年来公司投行人员快速扩张,去年投行业务亏损。该人士还表示,年报披露的和公司内部考核的口径不一样,内部考核会把写字楼房租、后台人员成本分摊等这些都算进来,这样一算去年投行就亏损了。

数据显示,2022年中泰证券投行业务净收入为10.18亿元,同比下降20.53%,其投行业务收入在4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第15位。中泰证券在年报中表示,投行收入下降主要是承销规模同比下降导致。此外,中泰证券投行业务条线人员达1047人,相比2021年末增加约20%。

展望2023年投行业务,中泰证券在年报中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重点区域突破战略,进一步提升业务覆盖广度和深度,强化投行业务的核心优势;进一步探索推进行业组的建立与建设,在重点行业逐步形成深耕、专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上市券商2023年一季报显示,中泰证券今年一季度实现投行业务净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168.26%,在上市券商中排名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