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信建投

分仓佣金哪家强?头部券商意外下滑,中信建投升至第二,这三家成最强黑马

随着2022年基金年报披露完毕,券商的分仓佣金收入排名也正式出炉。

Wind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场公募基金的总佣金达到188.72亿元,相比2021年的222.50亿元下降约15%。前十名尽管仍是“老面孔”,但排名竞争激烈,位次相比2021年又有不小变化。中信证券、中信建投、长江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分居前五。

值得一提的是,排名靠前的研究所去年的分仓佣金收入纷纷下滑,排名前15的券商有14家下滑,中金公司、兴业证券、中泰证券、海通证券分仓佣金收入下滑幅度均超20%。部分新锐研究所则排名提升明显,民生证券、国海证券、德邦证券的分仓佣金收入均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2022年分仓佣金排名出炉

从公募基金分仓佣金总体规模来看,在经历了2019年到2021年的三年连增后(2019-2021年分别为77亿元、139亿元、222.5亿元),2022年公募分仓佣金的“总蛋糕”有所下滑,为188.72亿元。

从交易数据来看,2022年公募基金在所有券商席位的股票交易总金额为24.90万亿元,相比2021年下滑约12%;债券交易总金额为3.67万亿元,相比2021年增长近18%;回购交易总金额为189.77万亿元,较2021年增长近27%。

具体排名上,综合研究实力强悍的券商仍然牢牢占据前十。中信证券以13.53亿元的总佣金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7.17%;中信建投则从2021年的第四跃居第二,揽获9.81亿元佣金;紧随其后的是长江证券、广发证券,排名均下降一位,但去年佣金均在9亿元以上。招商证券排名第五,国泰君安则重回行业第六,二者佣金均超7亿元。此外,进入前十的还有海通证券、申万宏源、东方证券和华泰证券。

2022年共有35家券商分仓佣金收入超1亿元,与2021年的37家大致相当,高于2020年的31家。在佣金席位占比方面,头部券商依然占据较大份额,但集中度略有降低,前十名券商席位占比共计44.18%,相较2021年下降0.65个百分点。

有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该项分仓佣金收入能够从整体上代表各券商研究所的综合研究能力,但也要辩证地看,它仅体现公募基金的佣金收入,而不含私募、保险等机构;另外,排名也可能部分受到代销数据的干扰。

头部研究所纷纷下滑,中信建投跃居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全市场公募基金的总佣金188.72亿元、降幅15%来看,不少排名靠前的研究所去年的佣金下滑幅度都超过此市场平均值。排名前15的券商中,除了东方财富证券以外佣金均下滑,中金公司、兴业证券、中泰证券、海通证券佣金下滑幅度均超20%,长江证券下滑超19%,广发证券、中信证券、申万宏源下滑超18%。

头部研究所中,中信建投、国泰君安表现相对亮眼,去年分仓佣金分别仅缩水4.47%、3.65%,排名也均有所提升。中信建投更是以9.81亿元的佣金、5.2%的市占率,力压长江证券、广发证券而跃居第二。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中信建投研究业务近年来不仅优化人才考核机制和人员结构、完善行业覆盖,还在金融科技上进行了新的尝试。截至2022年,该研究所研究及销售团队超300人,研究业务分为10个产业大组,涵盖38个研究领域。据悉,该研究所未来研究所还将继续加强国际化、金融科技化和专业深度化三大核心方向的工作。

“我们近两年吸收了大量的非金融专业的专家型人才,目前研究团队中已有过半的研究员具有行业背景。”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兼国际业务部行政负责人武超则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部门还协同公司业务部门打造投行、投研和投资能力的复合“铁三角”,以及基于财富管理、资管的机构业务的“铁三角”。在“铁三角”模式下,倒逼研究员深入产业内部,熟悉产业发展脉络,持续提升投研能力。

13家逆势增长,民生、国海、德邦翻倍增长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2022年公募基金分仓佣金收入排名前50的券商中,共有13家券商去年分仓佣金收入逆势增长。

其中,民生证券、国海证券、德邦证券佣金收入均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财通证券佣金规模也较上一年增长75%。佣金规模在2亿元以上的券商中,信达证券、东方财富证券、浙商证券、国金证券、开源证券均在去年实现分仓佣金的正增长。

近期因股权拍卖备受市场关注的民生证券成最大“黑马”,2022年揽入2.95亿元的分仓佣金,同比大增418%,市场排名也从2021年的第49名飞速提升至第28名。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民生证券于2021年官宣引入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胡又文担任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据悉,在胡又文的带领下,民生研究院不断提高行业覆盖,迅速完善研究团队的搭建,目前已覆盖24个行业。两年前,民生证券还引入了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团队领头人冯诚担任研究院副院长、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形成“白金分析师+王牌销售”的双引擎组合。

近日民生证券研究院的一场人工智能主题的在线路演异常火爆,还因大量机构圈内人士、投资者涌入导致某路演APP一度宕机。据悉,民生证券于近期成立了行业首家人工智能研究院,同时还将成立人工智能产业顾问委员会。

国海证券研究所也是上升最快的机构之一,去年揽入1.81亿元佣金,同比增长161%。据悉,原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杨仁文于2021年12月加盟国海证券担任研究所所长,同时陆续有数十名分析师加盟,大力发展卖方研究业务。目前国海证券研究所拥有超过30个研究小组、覆盖了32个行业。

兔年首只券商股来了!信达证券2月1日上市,中信建投、中泰证券包销进入前十大股东

明日(2月1日),春节前完成招股的信达证券将在上交所上市交易。这是兔年首只券商股。信达证券发行价为每股8.25元,共计发行3.243亿股,募集资金净额25.81亿元。

信达证券上市公告书显示,在新股申购阶段,中信建投、中泰证券进入了公司前十大股东。此外,公司还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10.81亿元~12.65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7.74%至7.96%。

两家主承销商包销成前十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信达证券是于2007年9月成立的国内AMC系第一家证券公司,由中国信达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中海信托和中国中材集团,在承继中国信达的投资银行业务和收购辽宁证券、汉唐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基础上成立的证券公司。

本次信达证券A股IPO,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联席主承销商为中泰证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6.75亿元,发行费用总计9451.79万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合计7950.7万元。可以说,中信建投、中泰证券两家投行兔年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开门红。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券商不仅收取了保荐费,还因为包销被动进入了前十大股东。

上市公告书显示,本次信达证券网下最终发行数量为3243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10%;网上最终发行数量为2.9187亿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90%。本次发行网下投资者弃购14320股,网上投资者弃购156.09万股,合计157.53万股。中信建投、中泰证券各自包销了78.765万股,分列信达证券第九、第十大股东。

信达证券发行后每股净资产为4.82元,发行后市盈率为22.97倍(按照每股发行价格除以发行后每股收益计算)。参考前一只上市的次新股券商首创证券的五个一字板走势,信达证券上市后大概率不会破发,两家券商被动包销还会带来一定投资收益。

中泰创投入股不到三年浮盈超6亿

不过,本次信达证券A股IPO,相对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联席主承销商中泰证券是更大赢家。

信达证券招股书显示,2019年11月,公司进行了一次增资扩股。2019年11月22日,公司在北金所采取公开挂牌方式征集投资人。经过公示期及审核评议,最终确定包括中泰创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泰创投)等5家合格投资人为新增股东。

中泰证券2022年半年报显示,中泰创投为其全资子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泰创投总资产51.95亿元,净资产46.74亿元。2022年上半年中泰创投实现营业收入2251.98万元,净利润1812.34万元。

2020年上半年,信达证券该次增资扩股完成,新增股东合计认购3.5亿股,其中中泰创投认购数量最多,达到1.4亿股,成为信达证券第二大股东,其入股成本为3.81元/股。

短短不足三年时间,即使仅按照发行价每股8.25元估算,中泰创投在信达证券上的浮盈已达到6.21亿元。

1月30日晚间,中泰证券发布业绩预告称,受市场影响,预计公司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6亿元~5.67亿元,同比下降81.74%~85.96%。根据规定,中泰创投在信达证券上市后需要有12个月锁定期,但入股不到三年后信达证券便完成了上市且已有很高的浮盈,无疑对中泰证券的兔年开局来说是个好消息。

2022年业绩预告报喜

此外,信达证券还在上市公告书中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

2022年,信达证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41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7.97%至7.8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1亿元~12.65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7.74%至7.96%。

对比近期已上市A股券商业绩预告,各家上市券商净利润普遍出现超50%的大幅下滑,天风证券、太平洋证券、江海证券和中山证券甚至出现亏损,信达证券能维持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的经营业绩已经算是“优等生”。

在招股书中,信达证券表示,本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增加营运资金,发展主营业务。本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以下领域:

第一,进一步巩固传统经纪业务,优化调整营业网点布局,拓展公司业务辐射区域;提高综合服务能力,促进财富管理转型;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构筑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第二,在合规经营、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公司资本中介业务的资金配置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加快业务发展。

第三,在严谨完善的研究体系和投资决策体系下,视市场情况适当增加证券投资业务规模,丰富自营业务类型,提高自营业务投资的收益率和稳定性。

第四,加大对资产管理业务的投入,并通过市场化途径引进优秀投研、营销和产品设计开发人才,不断提高资管团队的产品设计能力和主动管理能力,提升产品业绩,打造品牌效应。

第五,扩充承销业务资金实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打造公司专业、高端的投资银行人员队伍,提高投资银行业务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投资银行业务实力。

第六,加大合规风控的投入,保障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规范、有效;持续加大信息技术系统建设投入。

第七,公司期货业务、另类投资业务、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公募基金业务和境外业务分别由下属子公司开展。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各子公司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业务体系,提升公司作为综合性证券控股集团的整体服务能力。

华西证券非银团队在其1月2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明确看好信达证券上市后表现,指出信达证券8.25元/股发行价,对应发行市盈率22.97倍、发行市净率1.71倍,预计上市后有较大提升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