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外汇市场

守住7.3 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关键一役

截至6月28日13时30分,境外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7.2973附近,盘中连续三天跌破7.3整数关口。这预示着离岸人民币在7.3一线的攻防战骤然升级。

一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向记者透露,尽管6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前一个交易日上升2个基点,至7.1268,但当天早盘离岸人民币汇率再度跌至7.3061,显示外汇市场沽空力量依然较强。

这背后,是全球金融市场对法国大选不确定性的担忧升温,导致美元指数快速涨破106整数关口,投机资本继续押注离岸人民币汇率技术性下跌获利。

“目前,不少投机资本还在豪赌中国相关部门可能会很快放宽单日人民币汇率上下波动幅度,避免人民币汇率超调下跌。”这位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但这也令投机资本看到更大的沽空人民币获利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人民币沽空压力增加,多家银行与资管机构仍在“针锋相对”积极抄底,令离岸人民币汇率连续三天多次收复7.3整数关口。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近期美元指数走强,对人民币等非美货币构成一定下跌压力,尤其是欧洲政治前景不确定性与日元贬值等因素,进一步助推美元强势与人民币汇率下跌压力。但从内外环境趋势看,人民币汇率有望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附近双向波动。

外汇期货结算方式_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控_离岸人民币汇率攻防战

多空博弈悄然升级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外汇市场之所以连续三天出现离岸人民币在7.3一线的攻防战,一个主要原因是部分投资机构认为7.3可能是中国相关部门认定的“底部区间”。

“上周,中国央行通过新增发行150亿元离岸央票回笼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似乎在向市场释放明确信号——不希望离岸人民币出现超调下跌状况。”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受此影响,部分资管机构认为相关部门或希望离岸人民币能在7.3一线企稳,纷纷在7.3下方积极抄底离岸人民币。

“此外,就近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小幅上下波动而言,也反映相关部门通过调整中间价,影响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跌幅与下跌汇价。”他分析说。

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这意味着中间价的调控作用在加大,有助于防范在美元指数趋涨过程,境内外人民币汇价出现脱离美元走势的异常下跌波动状况。但此举并不意味着相关部门会固守某个汇率点位。

记者多方了解到,部分资管机构之所以认为离岸人民币汇率未必会跌破7.3,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发现6月以来离岸人民币跌幅仅有约0.5%,低于同期美元指数涨幅(约1%)。这背后,除了中国相关部门增发离岸央票回笼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有效抑制了离岸人民币跌幅,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也不支持离岸人民币失守7.3整数关口。

这无形间令过去三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汇率在7.3一线的攻防战持续升级。

一位外汇经纪商向记者直言,当前积极在7.3下方抄底离岸人民币的,主要是大型银行与资管机构。他们的抄底行为,也与投机资本形成“针锋相对”态势。

在他看来,尽管有着美元指数趋涨与日元汇率迭创新低(拖累其他亚洲货币贬值)“撑腰”,投机资本在沽空人民币方面“未占上风”。因为投机资本担心中国相关部门会出台其他稳汇率措施,令他们知难而退。

具体而言,当前多数投机资本仍采取按日、按周借入离岸人民币抛售沽空套利的交易策略,若中国相关部门进一步收紧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并抬高离岸人民币融资成本,或重新引入逆周期因子影响人民币波动趋势,投机资本的上述沽空套利交易策略就将面临巨大的亏损风险。

“尽管部分海境外投机资本买入押注离岸人民币汇率在未来一个月后跌至7.33-7.35的远期外汇期权或远期外汇期货头寸,但这些远期衍生品交易规模,不足以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走势。”这位外汇经纪商直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远期沽空人民币的衍生品交易很快找到对手盘,表明外汇市场仍有众多资本积极看涨人民币汇率走势。

外贸企业理性操作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在离岸人民币汇率在7.3一线的攻防战激战正酣之际,企业跟风操作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力正明显减弱。越来越多进口企业通过外汇套保,规避了人民币汇率下跌所带来的购汇成本激增风险,紧急购汇操作明显降温。

“以往,只要离岸人民币跌破7.3时,进口企业都会掀起紧急购汇潮避险,令外汇市场羊群效应升温。但如今,越来越多进口企业通过远期外汇掉期交易锁定了未来购汇的汇率价格,因此人民币汇率跌破某些整数关口,难以激发他们的紧急购汇需求。”一位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主管向记者指出。

一位江浙地区进口企业财务总监也告诉记者,前些年,他们通过远期外汇掉期交易锁定的购汇金额占比不到40%,一旦遇到离岸人民币汇率跌至7.3等状况,企业就只能匆忙购汇,一口气兑换到未来数月进口采购所需的外币。如今,他们的外汇套保占比超过75%,相应的外汇兑换风险敞口大幅减弱,无需在当前离岸人民币跌至7.3之际紧急购汇避险。

“事实上,我们预留约25%的外汇兑换风险敞口,也是为了观察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寻找合适的购汇时机。”他告诉记者,这背后,是企业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触底反弹几率较大,有机会让企业以更优汇价兑换外币用于进口采购付款。

记者多方了解到,不少出口企业的逢高结汇力度悄然加大。“当前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结汇窗口期。”一位电子产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述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主管指出,出口企业逢高结汇的理性操作力度增加,也给当前人民币汇率企稳构成新的支撑。

在他看来,当前企业外汇操作之所以难以引发离岸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另一个关键原因是越来越多企业都在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令跨境贸易美元结算对境内外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力持续减弱。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指出,为帮助外经贸企业更好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加大政策供给、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服务体系,企业汇率避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4年前5个月,增加汇率避险“首办户”超1.6万家,企业外汇套保比率为27.2%,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

王春英透露,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一以贯之地把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作为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的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引导银行部门持续优化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能力,切实提升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水平,助力企业稳健经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为银行和企业提供更多的风险管理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推出有关改革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发展。

1994年我国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建立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1年来,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主要为外汇指定银行平补结售汇头寸服务,并在此基础上生成人民币汇率。这一市场在我国外汇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进一步发挥外汇市场在价格发现、有效配置资源和管理风险上的作用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快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建设,推动市场的发展。

《通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按实需原则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二是增加银行间市场交易模式,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可在原有集中授信、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双边授信、双边清算的询价交易方式,询价交易将首先在远期交易中使用;三是进一步丰富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开展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并允许取得远期交易备案资格6个月以上的市场会员开展银行间即期与远期、远期与远期相结合的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交易。

《通知》要求市场会员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管理部门将进行逐日监管,控制交易风险。

扩大市场参与主体、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丰富市场交易模式,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间外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在进一步加快银行间外汇市场发展的同时,将加强对银行间外汇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市场平稳有序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完)

附件:名词介绍

即期外汇交易:即期外汇交易是以双方约定的汇率交换两种不同的货币,并在一到两个营业日后进行清算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指外汇买卖双方预先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规定买卖的币种、金额、汇率及未来交割的时间,在约定的到期日由买卖双方按约定的汇率办理收付交割的外汇交易。

询价交易:询价交易是指相互有授信关系的外汇交易主体,直接就所要交易货币的币种、金额、汇率及未来交割的时间进行询问、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确认成交的交易方式。

集中竞价:集中竞价外汇交易是指市场上多个交易主体之间,同时通过某一交易系统或平台,按一定的竞价规则进行外汇交易的方式。例如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现行的交易方式,即是按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竞价规则进行交易的。

集中授信:外汇市场的组织者作为一方,按各交易主体的交易资金拥有量为信用标准,授予参与交易的各交易主体一定交易额度的行为,各交易主体同时也授予中央清算部门一定规模的交易额度。

双边授信:外汇市场上交易主体双方之间,相互直接授予对方一定交易信用额度的行为。

双边清算:市场上交易主体达成外汇交易之后,不通过某一清算机构,而是相互直接将资金汇入对方指定账户的清算方式。

银行间外汇市场背景材料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外汇留成、上缴和额度管理,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同时,建立了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为依托的交易平台。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建立,奠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

市场组织形式: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会员制管理,凡经批准设立、开展外汇业务以及经营结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均可申请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会员,经审核批准后,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电子交易系统入市交易。

报价成交方式:目前,银行间市场实行分别报价、撮合成交的竞价交易方式。交易主体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现场或通过远程终端报出买、卖价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交易系统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对外汇买入报价和卖出报价的顺序进行组合,按照最低卖出价和最高买入价的顺序撮合成交。

清算交割模式: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本外币集中清算的办法。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会员的外汇资金清算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境外开立的统一的外汇帐户办理,人民币资金清算通过各会员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的人民币帐户办理。目前,本外币资金在交易日的第二天同时办理交割入帐,即T+1清算。

银行间外汇市场运行的11年里,市场会员的数量不断增加、会员的性质呈多样化趋势。截止2005年6月底,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会员366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1家、政策性银行3家、城市商业银行39家、商业银行的授权分行109家、外资银行179家、信托投资公司2家及19家农村信用联社。

1994年银行间外汇市场成立初期,只有美元和港币两个币种的交易,1995年增加了日元兑人民币的交易, 2002年增加欧元兑人民币交易;为活跃交易、提高流动性,2002年4月和7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分别在欧元和港币交易上开始试行做市商制度;2003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从原来的上午半天交易延长到全天交易;推出了双向交易,以方便会员及时进行头寸平补和资金调度。

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逐年攀升,1994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总成交量仅为408亿美元,1997年达到700亿美元;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随后两年交易量出现下滑;2000年恢复增长,2001年市场成交量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达到750亿美元;2002年成交量增加到972亿美元;2003年市场成交量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511亿美元;2004年市场成交量一举突破2000亿美元,达到创记录的2099亿美元。

外汇期货怎么交割呢 外汇期货的含义是什么?

外汇期货是一种在最终交易的日子,按照当时的汇率将一种货币兑换成另外一种货币的一种期货合约。那么外汇期货怎么交割的呢?想了解这些,就要先从外汇期货的含义先说起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外汇期货怎么交割

一、外汇期货的含义是什么?

外汇期货交易指的是在买的一方和买的一方交易成交后,要按照合同规定的到期日内按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一种外汇交割方式,买卖双方在成交以后,要承诺在未来的某一个特定的日期,会按照当前所约定的价格交付某种特定标准数量的外币。

外汇期货交易是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的,交易的双方通过公开竞价达成在规定的日期、地点或者价格,买进或者是卖出规定数量外汇的合约交易。

外汇市场的交易包括即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以及外汇期货交易。

二、外汇期货怎么交割呢?

1.实物交割

外汇期货的实物交割指的是期货合约的双方在合约到期的时候,根据交易所制定的规则和程序,通过期货合约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将到期末平仓合约进行了结的一个行为。商品期货交易一般会采取实物交割的方式。

2.现金交割

外汇期货现金交割指的是到期末平仓期货合约进行交割的时候,用结算价来计算末平仓合约的盈亏,用现金支付的一种方式支付交割差额的最终了结期货合约的一个交割方式。这种交割方式主要是用于金融期货等期货标的物无法进行实物交割的期货合约,比如说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等等。

以上是关于“外汇期货怎么交割”知识的了解,想要了解更多的期货知识,敬请持续关注芝商所期货知识栏目,小编将为你收集更多的期货知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