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央行

从央行和外管局下半年工作会议看央行对汇率的态度

1.央行态度对汇率的重要性

我国当前实行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换句话说,汇率总体上由市场决定,但央行坚决避免汇率大起大落。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并结合我国汇率制度来看,我们认为,分析人民币汇率走势先要了解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即央行将如何“有管理的让人民币汇率浮动”,再着眼于“人民币市场的供求状况”。

目前市场可能更加关注美元兑人民币双边汇率,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与此同时各类新闻报道也对美元兑人民币双边汇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事实上,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指数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少,特别是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对其高度关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我们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例:一是,美元兑人民币双边汇率只是针对一个国家的汇率,人民币汇率指数衡量的则是货币的整体对外价值。其中,CFETS指数的篮子货币权重是采用考虑转口贸易因素的贸易权重法计算而得,针对全国范围的进出口企业,因此以CFETS为代表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的整体宏观参考意义更大。二是,以CFETS为代表的一篮子货币地位已经明确写进了汇率制度的正式表述中。在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描述汇率运行情况时也能看到一篮子货币运行情况是最先描述的,其次是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最后则是美元兑人民币双边汇率。这就告诉我们看汇率不能只看双边汇率,还要看一篮子货币。

截至8月3日,2023年以来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均呈现下行状态,与人民币即期汇率整体走势基本相呼应。具体来看,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BIS人民币汇率指数、SDR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累计下跌1.89%、2.45%和3.62%,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分别累计贬值2.38%、2.81%和2.46%。可以看出,相较于BIS、SDR篮子里的货币,人民币相对CFETS篮子里的货币展现出了更强的韧性。

人民币汇率指数分析_央行态度对汇率走势的影响_转口贸易外汇政策

近期,由于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且市场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声音,因此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关注度也有所增加,同时频繁发出强有力的维稳信号。具体来看,第一,今年6月底以来,国内多家银行调降人民币存款利率后,对美元存款利率也有所调降。第二,央行阶段性通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人民币即期汇率进行维稳。第三,央行不断喊话维稳人民币汇率。7月1日,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上,表示后续“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试图给市场吃定心丸。7月14日,中国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对汇率做出回应,表示人民币汇率涨或者跌都偏不到哪里去,外汇市场预期稳定,既没有“大妈”也没有“大鳄”,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势,仍会保持双向波动、合理均衡。第四,央行在7月20日宣布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第五,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汇率的重视重现(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未提及汇率),提出“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从下半年工作会议看央行对汇率的态度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会议认为,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切实改进金融服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绩。同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明确下半年工作的六大重点任务:一是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持续改善和稳定市场预期,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加强和改善外汇政策供给,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三是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四是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四是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六是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2.1工作会议特点

本次工作会议的最大特点是对汇率的关注度有所提升,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到体现:

一方面,工作会议标题首次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形式出现。回顾2016年以来历次工作会议标题,我们发现除了此次是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形式展示外,其余均只出现“中国人民银行”的字样。

另一方面,在2023年下半年工作的方向上,会议提及“维护外汇市场”。回顾2016年以来历次工作会议对于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内容,我们发现在14次会议中,提及外汇相关的仅有5次,最近一次是2021年的工作会议中的“持续改进外汇管理和服务”。之前的大多数内容都与外汇制度以及外汇管理和服务相关。此次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强和改善外汇政策供给,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叠加新上任的潘功胜行长以往对于汇率问题的态度较为坚决,因此,我们认为下半年央行在稳定汇率方面的诉求可能会提高。

2.2汇率相关内容分析

对于“高压打击地下钱庄、跨境赌博”“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管理框架”“简化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程序,丰富可投资资产种类”的表述,表示央行对资金流出的管理或趋严,但鼓励资金的流入。

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外开放是央行工作计划中必须要做的事之一。央行并非单纯地推行“走出去”策略,而是通过国际化的人民币来配置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形成一种闭环。这种策略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3.从外汇政策面看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

我们维持之前的观点,认为年内政策底大概率已现,7.30或是当下政策“底”。在国内经济正式企稳前,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延续高位振荡,单边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建议有结汇需求的客户可提高套保比率。(作者:南华期货 周骥)

55岁朱鹤新正式出任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朱鹤新正式出任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12月8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其中,任命朱鹤新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免去潘功胜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职务。

此前,朱鹤新已出任央行党委委员、外汇局党组书记。11月24日下午,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决定:朱鹤新同志任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免去潘功胜同志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职务。

朱鹤新 国新网 资料图

朱鹤新 国新网 资料图

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系经济信息管理系统专业的朱鹤新,出生于1968年3月,江苏启东人,金融履历从交通银行南通分行开始,有着深厚的基层金融工作经验。

1993年6月,朱鹤新进入交通银行南通分行,在随后的8年时间里,从交行南通分行国外业务部存汇会计科会计、副科长、科长,升任交行南通分行开发区支行副行长、交行南通分行国外业务部副主任、营业部主任兼国外业务部经理,并于2000年11月升任交通银行南通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

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朱鹤新出任交通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党委副书记,随后升至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06年11月朱鹤新升任交通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09年1月升任交通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党委书记。

2010年2月,朱鹤新进入交通银行总行工作,任交通银行公司业务总监、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兼北京管理部常务副总裁,2012年4月任交通银行党委委员兼公司业务总监,北京管理部总裁,北京市分行行长、党委书记,2013年1月,45岁的朱鹤新升任交通银行副行长。

2015年3月,朱鹤新告别工作了22年的交通银行,出任中国银行副行长,2016年2月起任中行执行董事,在中行期间,朱鹤新分管财会、信息科技、支付清算、运营及中行子公司等业务。

拥有金融从业或监管经验、金融圈人脉、金融理论素养的金融官员,近年来已成为中央选拔地方分管金融官员的重要来源。朱鹤新也是其中一员。在中行任职一年多后,朱鹤新在2016年6月出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长,负责金融、商务、投资促进、外事侨台、工商行政管理、民营经济、服务业等工作。

在结束两年的“金融副省长“工作后,朱鹤新调任央行,于2018年7月出任央行副行长,分管包括金融稳定、征信等。

在央行工作一年半后,当时52岁的朱鹤新在2020年3月接棒成为中信集团董事长。

中信集团作为跨国综合性企业集团,旗下包括综合金融、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和新型城镇化五大业务板块。在朱鹤新掌舵期间,中信在2022年3月拿到了首批金融控股公司设立许可,由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信金控”)在2022年7月正式揭牌。朱鹤新在成立大会上表示,中信金控要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金融控股公司。

随着朱鹤新履新,央行领导班子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委书记潘功胜,四位共有副行长,除朱鹤新外,另外三位副行长分别为刘国强、张青松和宣昌能,曲吉山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委员。

国家外汇局方面,局领导为一正四副,局长为朱鹤新,副局长分别为郑薇、陆磊、王春英、李红燕。

朱鹤新 央行副行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_外汇管理局局长_朱鹤新 金融履历 担任职务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