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利率期权

结构笔记丨利率套期保值工具

利率套期保值指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利率套保工具进行套保交易以降低利率风险,常用的利率套保工具包括国债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等。

常用的利率套保工具介绍

1、国债期货即以国债为标的物、在交易所交易的期货品种。从定义上讲,国债期货是指买卖双方通过有组织的交易场所,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按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券款交收的国债交易方式。

2、利率互换(IRS)是交易双方按照不同计息方法,定期交换利息的金融合约。当前最主流的利率互换协议是浮息与固息的交换,即一方收取浮动利率、支付固定利率,另一方收取固定利率、支付浮动利率。

3、利率期权是指挂钩标的为LPR、国债、存单等利率工具的期权产品。根据是否有统一的交易场所,可以将利率期权分为银行间市场利率期权和其他场外利率期权。银行间市场利率期权品种包括利率上下限期权和利率互换期权。

利率套期保值工具的使用场景

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对同一标的资产进行数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买卖活动,或者通过构建不同的组合来避免未来利率变化带来损失的交易。买入套期保值指在衍生品市场构造多头头寸(如买入期货),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上涨的风险;卖出套期保值指在衍生品市场构造空头头寸(如卖出期货),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具体而言,当金融机构具有正的利率敞口时(如持有债券组合),或实体企业在未来有融资需求时,可能担心未来利率上行,此时可以选择卖出套期保值。可行的操作包括:

1、国债期货:对于持有利率组合的投资者,可卖出国债期货,在合约到期时交割或获取国债期货价格下行的收益,以规避因利率上行、债券价格下行带来的损失;对于未来的融资需求方,后续利率上升可能导致融资成本增加,若提前卖出国债期货套保,可以获得国债期货价格下行的收益,以对冲利率上行导致的融资成本上行。

2、利率互换:对于持有利率组合的投资者,可在IRS交易中支付固定利率、收取浮动利率,若市场利率上行,收取的浮动利率随之上行,即可以对冲原本利率组合价格下跌。对于融资需求方,选择在IRS交易中支付固定利率、收取浮动利率,可以对冲未来融资成本上行的风险。例如,当银行滚动发行3个月同业存单时,可能面临未来一级发行利率走高的风险。此时,银行可以在IRS交易中支付固定利率以对冲该风险。由于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和SHIBOR 3M具有强相关性,所以银行发行同业存单时可以选择SHIBOR 3M利率互换合约支付固定利率方向的交易。而银行发放给企业的贷款常见报价形式为LPR加点,企业可以选择在LPR利率互换合约中支付固定利率,以锁定融资成本。

案例一:企业浮动利率贷款融资——通过利率互换锁定成本。

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取浮动利率贷款,并与金融机构达成一笔LPR利率互换交易,本金1亿,期限1年,按季付息。

企业向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年化利率K,ACT/365;

金融机构向企业支付浮动利率:1Y LPR,ACT/360,每季度重置,复利计息。

利率期货期权_利率套期保值国债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

利率期权:机构可以买入挂钩利率标的的利率期权以管理利率风险,常见结构包括利率互换期权、利率上下限期权、香草期权、欧式二元期权等,常见挂钩标的包括基准贷款利率LPR1Y、LPR5Y、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FDR001、FDR007、FR007、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国债期货等。

案例二:企业浮动利率贷款融资——通过利率上限期权锁定成本。

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取浮动利率贷款,并与金融机构达成一笔挂钩LPR1Y、名义本金为1亿、期限为1Y、利率上限为3.45%,按季支付的利率上限期权。

利率套期保值国债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_利率期货期权

当金融机构未来有持有正的利率敞口的计划,比如计划在未来买入债券;或当实体企业负担固定利率债务时,可能担心未来收益率下行,此时可以选择买入套期保值。可行的操作包括:

国债期货:对于未来计划持有利率组合的投资者,可提前买入国债期货,在合约到期时交割获得国债或获取资本利得以规避因利率下行、需要以更高的价格买入现货的损失;对于负担有固定利率债务的企业,若后续利率下降,企业依旧需要支付偏高的融资成本,若买入国债期货套保,可以获得国债期货的资本利得以对冲部分融资成本。

利率互换:对于未来计划配置利率组合的投资者,可以在IRS交易中收取固定利率,若市场利率下行,即可以规避因利率下行、需要以更高的价格配置现货的损失。企业通过发债融资时多为固息债,若发债时利率正处高位,且预期未来利率将下行,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可以选择在IRS交易中收取固定利率的IRS,将固息债务转换为浮息债务,在利率下行过程中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案例三:企业固定利率发债融资——通过利率互换转为浮息债务。

企业以固定票息C在债券市场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同时与金融机构达成一笔SHIBOR 3M利率互换交易,本金1亿,期限2年,按季付息。

企业向金融机构支付SHIBOR 3M,每季度重置,复利计息;

金融机构向企业支付固定利率K。

利率套期保值国债期货利率互换利率期权_利率期货期权

参与机构

我国利率套期保值工具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资管产品和实体企业等。

国债期货方面,证券公司是国债期货市场重要的参与者。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也可以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参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国债期货交易。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参与国债期货交易指引》,股票型、混合型与债券型公募基金(短期理财债券基金除外)均可参与国债期货交易,但需要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近年来,公募基金持有国债期货规模持续抬升,基金公司参与度明显提高。

利率互换方面,近年来参与者逐渐增加,机构数量上以银行为主。

利率期权方面,证券公司是主要的期权卖出方,承担了做市商的角色。银行是主要的期权买方,买入期权以管理自身资产的利率风险。

潜在风险

事实上,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的出现,本身就是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以对冲现货市场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衍生品自身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潜在风险,在利用利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的过程中风险管理不可忽视。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基差风险。基差可以简单理解为现货价格与利率衍生品价格之差。如果债券现货的价格与衍生品的价格同步变动,那么套期保值的结果是:投资者在一个头寸中遭受的损失将会由另一个头寸实现的盈利抵消。然而利率衍生品的价格变动与对应基础资产的价格变动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只有当两者的走势完全一致时,才能实现完美的套期保值。实务中,基差的变动往往不可预测,套期保值的结果取决于套期保值开始和结束时现货价格与衍生品价格之间的关系,由此引发的不确定性就是套期保值过程中的基差风险。

除此之外,套期保值过程中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还包括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例如,流动性风险方面,从参与者数量看国内利率互换市场参与机构以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和外资银行为主,基金、理财、保险等资管类机构较少参与利率互换市场,利率互换交易基础相对薄弱,在市场大幅波动时,可能存在市场容量不足、流动性缺失的风险。类似的,由于利率期权的交易对手方相对较少、交易相对不活跃,投资者在参与利率期权交易时可能会遇到市场流动性不足的难题。对国债期货而言,其市场深度相对充足,流动性风险可控,但期货本身具有杠杆属性,这要求交易者更加重视国债期货价格发生剧烈变化造成的市场风险。

你了解利率期权吗?

利率期权交易_LPR利率期权_利率期货期权

2020年1月2日,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关于试点利率期权业务有关准备事项的通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将于2020年2月24日起试运行利率期权交易及相关服务。交易品种包括LPR1Y/LPR5Y利率互换期权、利率上/下限期权,均为欧式期权,也是场外期权。近期央行再度发声:发展人民币利率、外汇衍生品市场,研究推出人民币利率期权,进一步丰富外汇期权等产品类型。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利率期权

利率期权是期权的一种,以利率类金融工具作为标的物,通常包括利率期货、利率互换、国债等。期权买方在支付一定权利金的前提下,锁定利率风险——当利率朝着不利方向变动时行权;而当利率朝有利方向变动时,选择不行权,从而享受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

利率期权品种多样,按交易场所可分为场外期权和场内期权。常见的场外利率期权有利率上限期权、利率下限期权、利率双限期权、利率互换期权。全球最活跃的场内利率期权有欧洲美元期货期权(标的物是利率期货)、美国10年期国债期货期权(标的物是国债期货)、巴西IDI指数期权(标的物是巴西银行间隔夜存款利率指数)。近几年场内利率期权的规模持续高于场外。

利率上限期权

利率上限期权一般是一系列利率看涨期权的组合。期权买方向卖方支付权利金并与其达成协议,指定某一市场参考利率,确定一个利率上限水平。在约定期限内,若利率超过了上限水平,则由期权卖方向买方支付当前市场利率与利率上限的差额,从而起到锁定利率风险的作用。企业可以利用利率上限期权规避未来利率上升导致负债利息支出增加的风险。例如,A公司从银行获取一笔5年期贷款,每年付息,以LPR为基准定价,并根据最新的LPR对下一年利率重新定价。如果公司担心未来利率上升,可以买入利率上限期权,约定一个利率,当LPR上升导致贷款利率超过约定利率时,公司行权可以获得收益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利率下限期权

利率下限期权一般是一系列利率看跌期权的组合。期权买卖双方达成协议,确定一个利率下限,在指定期限内,若市场参考利率低于利率下限,则卖方需向买方支付市场利率低于利率下限的部分。利率下限期权一般是用来规避未来利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

利率双限期权

利率双限期权是由一个利率上限期权和一个利率下限期权组合而成。可以买入一份利率上限期权,同时卖出一份利率下限期权;也可以卖出一份利率上限期权,同时买入一份利率下限期权。一般在构造时会使利率上限期权与利率下限期权的期权费相同,这样利率双限期权的期权费为零。

利率互换期权

利率互换期权是期权买方在支付期权费后,获得在未来某个确定时间与期权卖方以约定利率进行利率互换的权利。根据买方支付方向的不同,利率互换期权可以分为支付固定利率的利率互换期权和收取固定利率的利率互换期权。以LPR利率互换期权为例,若A公司预计1年后需要借入5年期固息贷款,为了规避利率下行的风险,A公司与银行签订了一份合约期限为1年,执行后利率互换期限为5年的,收取固定利率的利率互换期权。若1年后市场利率低于合约执行利率,则A公司执行该合约,每年以低于贷款利率的价格向银行支付,收取固定利率,从而降低融资成本。

全球利率期权规模在百万亿美元之上。利率期权的快速发展期在2001-2007年,2008年金融危机后,规模明显收缩,2017年后恢复增长。随着我国贷款定价转向每月报价的LPR,机构运用衍生品管理贷款利率风险的需求显著增加。此时推出挂钩LPR的利率期权无疑是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但我国利率衍生品市场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未来我们期待能够推出挂钩FR007和Shibor 3M等短期利率的期权产品以及国债期货期权。

作者 / 南华期货研究所期权小组

利率期权交易

利率期权是一种与利率挂钩的期权产品。买方在支付一定金额的期权费之后,就可以获得这项权利,在到期日按预先约定的利率,按一定的期限借入或贷出一定金额的货币。这样当市场利率向不利方向变动时,买方可固定其利率水平;当市场利率向有利方向变化时,买方可获得利率变化的好处。利率期权的卖方向买方收取期权费,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利率期权是一项规避短期利率风险的有效工具。借款人通过买入一项利率期权,可以在利率水平向不利方向变化时得到保护,而在利率水平向有利方向变化时得益。

常见利率期权播报

利率期权有多种形式,常见的主要有利率上限、利率下限、利率上下限。

(Interest Rate Cap)

利率上限是客户与银行达成一项协议,双方确定一个利率上限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率上限的卖方向买方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市场参考利率高于协定的利率上限,则卖方向买方支付市场利率高于协定利率上限的差额部分;如果市场利率低于或等于协定的利率上限,卖方无任何支付义务,同时,买方由于获得了上述权利,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期权手续费。

(Interest Rate Floor)

利率下限是指客户与银行达成一个协议,双方规定一个利率下限,卖方向买方承诺: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如果市场参考利率低于协定的利率下限,则卖方向买方支付市场参考利率低于协定的率下限的差额部分,若市场参考利率大于或等于协定的利率下限,则卖方没有任何支付义务。作为补偿,卖方向买方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

利率上下限(Interest Rate Collar)

所谓利率上下限,是指将利率上限和利率下限两种金融工具结合使用。具体地说,购买一个利率上下限,是指在买进一个利率上限的同时,卖出一个利率下限,以收入的手续费来部分抵销需要支出的手续费,从而达到既防范利率风险又降低费用成本的目的。而卖出一个利率上下限,则是指在卖出一个利率上限的同时,买入一个利率下限。

形式播报

国际上常见的主要有:

它是通过签订合同,规定利率上限的方法来限制浮动利率贷款或其他负债形式成本的增加,一般在国际银行同业间市场成交,若市场利率超过协定的利率上限,则期权的卖方付给期权买方利率差额;反之,买方则放弃该权利,签订利率上限合约时,期权的买方即持有者向卖方即签署者支付一定比例的封顶费用为转移利率风险的成本,利率封顶期权的期限一般为2~5年,比较适合于中长期贷款。

它是指在卖方收到手续费后,即承担在协议期内当市场参考利率下降到预订的最低利率以下时,按协定的利率水平,向买方补偿超过部分利差损失的买卖双方的合约。当某一债务人认为市场的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的可能性较小时,就考虑采取“封底”方式,将某一水平之下的益处卖给银行,并同意在签定的期限内,如果市场利率水平下降到协定利率水平之下时,债务人承担向银行支付协定利率的部分的利差,由于债务人是卖方利率期权,因而可以从银行收到一定的保费,这笔保费可用来降低债务成本。利率“封底”使浮动利率贷款的债务人利用对市场的预测的准确性,收取保费,降低贷款成本,但是一旦利率下降到“封底”水平之下,债务人将承担一定损失。

上述两种利率期权方式都是将浮动利率上、下敞口各封一半,以此来防范利率上升所带来的风险,或减少借贷成本,但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两头封”期权业务就综合这两者的长处,将上、下浮息敞口全封起来,形成一个有限的防范范围,具期货合约的操作。 利率期权的案例分析

假设某A公司,手头上现有金额为500万美元,期限为6个月,以LIBOR计息的浮动债务,那么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既希望在市场利率降低的时候能够享受到低利率的好处,又想避免市场利率上涨时利息成本增加的风险。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选择与银行利率期权交易,向银行买入6个月,协定利率为6%的利率上限期权。如果6个月之后,LIBOR利率上升到了7%(大于原来的合约利率),那么A公司就会选择行使该期权,那么作为期权卖方的银行就应当向其支付市场利率和协议利率的差价5万美元(500×(7%-6%)),作为期权合约的买方,A公司由于判断正确有效地固定了其债务成本。

那么如果LIBOR的走势出现了下跌,低于6%的话,那么A公司就可以选择放弃执行该期权,而以较低的市场利率支付债务利息,其损失掉就仅仅是一笔期权费。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期权交易的金额,期限,到期日,行使价,买方付出期权费,控制风险,增加盈利机会。卖方收取期权费,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