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外资开放

期货市场开放再提速:外资可交易品种一夜扩容16项

“中国价格”国际化棋局落下关键一子——三大商品交易所同步扩围,外资风险管理工具箱深度重构

三大商品交易所(上期所、大商所、郑商所)扩大合格境外投资者交易范围,新增乙二醇、玻璃、天然橡胶等期货期权品种。

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_QFII扩容期货期权品种_外汇期货结算方式

一、政策闪电落地,新增品种覆盖关键产业链

6月18日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将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拓展至100个”后仅数小时,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火速响应,联合新增16个对外开放品种,自6月20日(即6月19日夜盘)生效。具体扩容包括:

至此,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RQFII)可参与的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总数达91个,覆盖商品类(83个)、金融类(7个)、指数类(1个)三大领域,占我国已上市期货期权品种总数(146个)的62.3%。

外汇期货结算方式_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_QFII扩容期货期权品种

二、双向开放战略:从“引进来”到“中国标准输出”

本次扩容不仅拓宽外资参与通道,更与中国定价权全球化形成深度协同:

产业链风险管理全覆盖:新增品种直击实体经济痛点——天然橡胶关联汽车与航空业成本,乙二醇是化纤核心原料,玻璃、纯碱绑定地产与光伏产业链。外资可通过套保工具精准对冲中国制造业波动风险。“中国价格”加速出海:日本大阪交易所已上市挂钩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的合约;马来西亚交易所此前推出基于大商所豆油期货的衍生品。结算价授权模式正将“中国标准”嵌入全球贸易体系。开放路径多元化成型:除QFII渠道外,境外主体还可通过外商独资企业(WFOE)参与所有期货交割,或直接交易特定品种,形成三层开放矩阵。

QFII扩容期货期权品种_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_外汇期货结算方式

三、下一站:外汇期货与配置型外资的“锚定时刻”

开放进程远未止步:

当全球资本在玻璃期货中捕捉中国地产复苏信号,从乙二醇期权里预判化工景气周期——开放的本质,是让“中国定价”成为世界经济的通用语言。而百品种目标仅一步之遥,外汇期货的落地或将重构全球风险资产配置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