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期货公司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提速 破内卷扩利润开辟新赛道

近年来,期货公司加速开拓海外业务。这一进程不仅在公司利润方面作出了贡献,更在推动中国期货市场“引进来”与“走出去”、加快国际化步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为何延续高速发展势头?未来又有哪些新动向?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对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采访。受访人士普遍反馈,政策层面的利好支持与中国企业的集中出海,共同推动本轮期货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进程。与此同时,如何开展全方位能力建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也成为了期货公司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6月,中国内地期货公司共设立境外一级子公司22家、二级子公司39家、三级子公司6家。

具体看来,这些子公司的注册地涵盖了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等主要金融中心,并获得了包括香港期货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欧洲洲际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等全球主流交易所的交易和清算会员资质。业务范围已从传统的期货经纪扩展到证券、外汇、资产管理等多元领域。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快速发展,背后有着多重因素在推动。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杨英辉表示,首先,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不断释放对外开放信号,为期货公司发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有利支持。其次,中资企业出海加速催生了风险管理需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资企业在能源、矿产、农业等领域的海外布局加大了力度;同时,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使得企业利用境外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提升,中资企业也积极借助海外市场完善产业链,依托境外期货市场定价在出口时获取更好溢价。最后,期货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转型,头部期货公司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抢占市场,推动海外业务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广发期货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期货公司海外业务的增长是政策开放、企业需求、市场竞争力提升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最近几年,对外开放品种扩容,配套的交割、结算等制度日益完善,显著提升了境内期货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更为期货公司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做强海外业务意义重大

对期货公司而言,做强海外业务意义重大。

上述广发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促进海外业务发展,有利于丰富期货公司业务类型,拓展收入来源,增强期货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可以丰富期货公司的业务类型,扩展收入来源。目前,境内期货行业整体仍以经纪业务收入为主,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通过发展海外业务,部分头部期货公司逐步覆盖境外期货、证券、资管、外汇、投资咨询等业务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扩充了利润来源。另一方面,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底线的基础上,部分头部期货公司通过探索境外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可以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有利于培育和打造有竞争力的大宗商品世界一流投行。

在杨英辉看来,拓展海外市场可以缓解期货行业“内卷式”竞争。当前,中国期货行业传统经纪业务存在手续费恶性竞争问题,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海外业务为期货公司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收入来源,有效避免了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价值创造转型。同时,拓展海外业务也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海外业务要求期货公司在系统建设、人才储备、合规管理等方面全面提质,倒逼期货公司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从“通道服务”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型,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水平。

“从服务实体经济来说,期货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可以满足出海企业日益增长的跨境风险管理需求。随着海外布局的加速,中资企业面临着汇率风险、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等多重挑战。期货公司通过海外业务能够提供专业化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实体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稳健经营。”杨英辉说。

目前,期货公司布局海外业务的进程仍在提速。8月18日,南华期货旗下南华金融(英国)有限公司被正式批准成为欧洲洲际交易所(ICEU)清算会员,具备ICEU交易和清算资格,这是该公司获得的第二家全球主流交易所清算会员资质。

在“引进来”方面,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2024年年末我国期货市场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境外客户持仓量同比增长28%。以上期所为例,境外客户数量(不含QFI)同比增长约20%,QFI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60%。在各方协力下,海外客户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力度正逐渐增强。

境外金融业务毛利率高达70% 南华期货2023年净利创历史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董鹏 成都报道

作为南华期货境外金融业务主要载体,横华国际成为了带动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主力。

3月9日,南华期货(603093.SH)率先发布首份期货行业年报。202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小幅下降8.5%左右,但净利润及扣非后净利润却出现大幅增长。

当期,南华期货净利润达到4.0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3%,创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

事实上,在行业手续费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期货公司传统经纪业务费率走低、高度依赖交易所手续费返还,个体盈利能力较为一般。此前,只有极少数头部公司利润能够超过4亿元,比如永安期货、中信期货等。

从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南华期货去年各业务经营趋势,也与上述行业变动相符。

南华期货的主要业务中,期货经纪业务毛利率减少4.31个百分点至18.51%,财富管理业务毛利率增加,但是继续保持亏损,风险管理业务当期转为亏损。

从上述角度来看,最传统的经纪业务、创新业务整体盈利能力均较为一般。

相比之下,南华期货的境外业务表现最为突出,当期公司此项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5.48%,同时毛利率提升12.74个百分点,高达70%。

南华期货的业务构成为:母公司开展期货经纪、资产管理等业务,由南华资本及其子公司开展的基差贸易、场外衍生品、做市业务等风险管理业务,通过横华国际及其子公司开展的境外金融服务业务,通过南华基金开展的公募基金业务。

其中横华国际的业务涵盖期货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经纪、杠杆式外汇交易、期货投资和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等多个领域,并完成中国香港、芝加哥、新加坡、伦敦四大国际化都市布局覆盖亚洲、北美、欧洲三大时区,实现24小时交易。

相关数据显示,横华国际202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5.67亿元和3.59亿元,较上年同期均实现大幅增长,并成为了拉动上市公司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公司已取得包括CME集团、LME、港交所、新交所等在内的13个会员资质和10个清算席位,同时还在积极申请ICE美国和欧洲的清算席位。”南华期货称。

以上在全球清算业务的布局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中资机构,并带动公司境外业务规模的增长。

“南华国际境外业务的护城河,在于牌照等业务资质以及早期布局的先发优势。”华创证券指出,境外业务得益于量、价齐升,客户权益增加带动保证金利息收入增加,叠加美联储加息提高利率水平。

据该机构测算,以合并报表口径减母公司报表口径,去年四季度南华期货境外利息净收入0.87 亿元,全年达到3.94 亿元。

今年1月下旬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横华国际总经理江林强也曾表示,未来将通过构建全球清算网络、构建全球营销网络、构建全球实物交割网络及构建全球资管产品网络来全面实现横华国际战略2.0。

显然,在期货公司对国内存量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南华期货凭借境外金融业务的先发优势,已经逐步成为上市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发展迅猛!背后原因有这些……

近年来,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加速发展。这一进程不仅为公司自身贡献了利润,更在推动中国期货市场 “引进来” 与 “走出去”、加快其国际化步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为何能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未来又有哪些新动向?券商中国记者近日对多位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采访。

据了解,政策层面的利好支持与中国企业的集中出海,共同加速了本轮期货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进程;与此同时,如何开展全方位能力建设、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已成为这些期货公司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多因素推动发展

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截至2025年6月,中国内地期货公司共设立境外一级子公司22家,二级子公司39家,三级子公司6家。这些子公司的注册地涵盖了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美国等主要金融中心,并获得了包括香港期货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欧洲洲际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等全球主流交易所的交易和清算会员资质。业务范围也已从传统的期货经纪扩展到证券、外汇、资产管理等多元领域。

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加快发展,背后有着多重因素推动。就具体公司而言,南华期货、永安期货、广发期货、中粮期货等在海外业务上都有广泛布局,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

中粮期货副总经理杨英辉分析,首先,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不断释放对外开放信号,为期货公司海外业务提供有利支持。其次,中资企业出海加速催生风险管理需求。随着“一带一路” 倡议推进,中资企业在能源、矿产、农业等领域的海外布局加快;同时,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使企业利用境外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管理风险的需求不断提升,中资企业也积极借助海外市场完善产业链,依托境外期货市场定价在出口时获取更好溢价。最后,期货公司自身发展需创新转型,头部期货公司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抢占市场,推动海外业务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广发期货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期货公司海外业务增长是政策开放、企业需求、市场竞争力提升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最近几年,对外开放品种扩容,境内期货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增加,配套的交割、结算等制度日益完善,显著提升了境内期货市场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更为期货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做强海外业务意义重大

做强海外业务对于期货公司而言意义重大。

前述广发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促进境外业务发展,有利于丰富期货公司业务类型,拓展收入来源,增强期货行业国际竞争力。一方面,丰富期货公司业务类型,扩展收入来源。目前,境内期货行业整体仍以经纪业务收入为主,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通过发展境外业务,部分头部期货公司逐步覆盖境外期货、证券、资管、外汇、投资咨询等业务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扩充了利润来源。另一方面,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底线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头部期货公司探索境外金融控股公司经营,可以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有利于培育打造有竞争力的大宗商品世界一流投行。

在杨英辉看来,首先,拓展海外市场,可以缓解期货行业“内卷式”竞争。当前中国期货行业传统经纪业务存在手续费恶性竞争问题,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海外业务为期货公司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和收入来源,有效避免了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价值创造转型。其次,有利于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海外业务要求期货公司在系统建设、人才储备、合规管理等方面全面提升,倒逼期货公司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从“通道服务”向“综合解决方案”转型,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综合服务水平。

“对服务实体经济而言,可以满足出海企业日益增长的跨境风险管理需求。随着中资企业海外布局加速,企业面临汇率风险、商品价格波动风险等多重挑战,期货公司通过海外业务能够提供专业化风险管理工具,帮助实体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稳健经营。” 杨英辉说。

期货公司布局海外的进程仍在提速,2025年8月18日,南华期货旗下南华金融(英国)有限公司被正式批准成为欧洲洲际交易所(ICEU)清算会员,具备ICEU交易和清算资格,这是该公司获得的第二家全球主流交易所的清算会员资质。

而在“引进来”方面,据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数据,2024年年末我国期货市场境外有效客户数同比增长17%,境外客户持仓量同比增长28%。以上期所为例,境外客户数量(不含QFI)同比增长约20%,QFI客户数量同比增长约60%;在各方协力下,海外客户参与中国期货市场的兴趣正逐渐增强。

机遇与挑战并存

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给期货公司带来了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杨英辉表示,首先是目前的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创新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目前海外业务仍以传统的期货经纪业务为主,在业务多元化、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相对滞后。其次是对风险合规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监管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期货公司需要同时满足境内外多重监管要求,合规成本较高。第三,海外业务要求在系统建设上投入更多。如何高效平衡地建设和整合多个系统平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要求期货公司在信息技术上有更多的投入。最后,中国期货市场海外业务发展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叠加复杂的境外法律法规、监管环境及语言文化差异,期货公司需要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培育和储备。

广发期货还谈到缺少实施细则指引的问题,自2022年8月《期货和衍生品法》实施以来,监管机构未进一步制定境内单位或个人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境内期货经营机构转委托境外期货经营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境外机构在境内开展营销及招揽活动的实施细则,中资境外期货分支机构服务有境外交易需求的境内客户,需要更明晰的监管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