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汇率风险管理

一财社论 | 跨境金融服务:相信“相信”的力量

高质量资本项目开放,日益成为企业走出去的所愿所求。

更好应对市场竞争和外部挑战,企业对外投资从单一贸易向产业链布局延伸,企业全球化布局从单一市场转向多区域协同,要求金融服务网络要同步跟进。23日央行副行长陆磊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的表述,阐释了21日央行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的指向和要义。

近年来,中国经济对外合作,已转向贸易和投资并举,构建跨国产业生态链的新阶段,这推动人民币贸易融资和跨境投资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29.8万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国业务总量的47%;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个人和实体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为54.3%,而使用美元进行的海外结算占比为41.4%,显著低于2018年的70%以上。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关税战带来的全球经贸格局重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将加速增长,跨境金融服务所需应对的应用场景日益复杂。《行动方案》在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及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个方面,推出18条举措。这些富有针对性的举措,瞄准了企业跨境金融服务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

如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再融资,有效地缓解了近年来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美元荒/美元流动性压抑。又如,推广全功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池业务,实现全球资金实时调拨等,极大降低了企业跨境金融服务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另外,《行动方案》明确不断增加境内市场人民币外汇衍生品种类,开发汇率避险专项担保产品,由财政提供保费补贴等。

这一系列举措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投融资+风险管理+咨询”等的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有助于提高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当然,《行动方案》主要是在现有制度框架下优化实务操作,提高对国际经贸形势的敏感适应能力。这是中国金融体系在跨境金融领域迈出的随需而变、与时俱进的重要一步。随着跨境金融服务场景的日益复杂,金融监管部门需通过制度变革,推进开放进程,不断为实务操作提供更多的制度空间,更好助力企业走出去。

当前中国跨境金融服务的场景,正在发生新变化。如数以万亿计的贸易融资等,导致离岸市场中留滞大量人民币,在中美存在较大利差的背景下,离岸人民币资产面临着日益突出的汇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加了离岸人民币资产的持有成本和汇兑风险等。

另外,国际市场最担心的是美国对国际金融体系的挑战,即美国发起关税战后,需强势美元缓冲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在美国财政赤字日益不可持续及美联储降息政策面临抉择难等压力下,特朗普政府可能会施压暂停向购买美国国债的顺差国支付利息,并以抬高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成本相要挟。

这需中国央行等未雨绸缪地做好相应积极准备,积极推动金融体系的系统变革。

首先,通过制度变革为人民币提供内生稳定锚。如推动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通过法律和制度约束权力的能动性和可自由裁量权,打造可行的权在法下的制度保障,让国内外投资者相信人民币汇率的内生稳定性。

其次,进一步完善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让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扩宽有管理的浮动制的浮动范围,使其更多地基于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可管控,即汇率的浮动范围以市场主体有效管控汇率风险的边际冗余度为临界条件。

再次,加快推进外汇市场的自由开放程度,完善外汇市场的金融衍生工具,为市场主体提供有效的风险管控和缓释对冲工具,如外汇期货、期权、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掉期,以及信用违约互换(CDS)等。

最后,加快推进国际收支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改革。打通在/离岸金融市场,让中国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整合国内外两种资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面对市场竞争和外部挑战,护航企业走出去融入全球经济,需要《行动方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需要跨境金融的制度变革不断拓宽《行动方案》的行动边界。支持企业走四方,核心是相信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唯有相信才能创造奇迹。

两部门将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期盼已久上市进程或加速

6月1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和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表示,将共同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为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支付结算、投融资和交易计价,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套保需求。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满足境外企业日益增长的人民币货币期货交易需求。

市场期盼已久,境内人民币外汇期货上市进程或加速

外汇期货作为成熟的金融工具,在全球主要货币市场中广泛应用。人民币外汇期货在国际上已是非常成熟的业务,截至 2025年,全球已有多地上市了人民币外汇期货。这些境外市场的人民币期货主要以离岸人民币(CNH)为标的,交易量逐年增长,但境内市场尚未开放。境内人民币外汇期货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呼吁已久的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

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创新分析师周骥指出,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研究是我国金融市场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对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外贸企业风险管控及外汇市场体系升级具有系统性影响。而随着我国外汇期货市场的逐步成熟,涵盖外贸企业、金融机构、期货经营机构的汇率风险管理生态圈将加速构建。这一生态体系不仅能够显著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风险抵御能力,更将通过优化跨境资源配置效率,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的金融基础设施支撑。

因此,为保障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平稳推出与可持续发展,需监管层、市场机构与投资者形成合力:在制度建设层面,需加快完善交易规则与风险管理制度,构建与国际市场惯例接轨的监管框架。在市场培育层面,需提升市场主体对外汇衍生品工具的认知水平与运用能力,夯实市场发展的投资者基础。在基础设施层面,需推动交易系统迭代升级与清算结算体系优化,构建高效稳健的市场运行支撑体系。在国际合作层面,需深化与境外金融市场的制度对接与业务协同。

中金所已为外汇期货的正式挂牌交易做出铺垫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对于丰富中小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工具、将上海打造成为全球人民币风险管理中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1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研究探索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开展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试点。由于人民币外汇期货的试点涉及资本账户开放等核心金融改革议题,而资本账户开放在国内颇有争议,所以近三年过后人民币外汇期货试点仍未落地。

202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其中明确指出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施路径。由于可作为资本账户可兑换实施路径的重要抓手来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改革试点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改革议题。

目前,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小企业对于汇率风险管理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尽管目前市场上已有外汇期权等场外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但其参与门槛较高,广大中小企业不一定满足准入要求。相对于场外衍生品,场内交易的外汇期货市场参与门槛较低,对于中小企业更加公开透明,其可作为汇率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实际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在2014年就上线了外汇期货全市场仿真交易。从2014年年底起,中金所平均每月都会推出上述两个品种的外汇期货仿真交易新合约。在已推出的外汇期货(仿真)合约中,只是合约的名称有所不同。

从中金所推出的外汇期货仿真交易来看,外汇期货具有标准化合约的合法、受监管、资金隔离、安全等特点。按照新产品上市的程序,仿真交易是新产品上市前检验规则、制度设计的重要步骤。中金所推出的澳元/美元和欧元/美元仿真交易上市,也是为外汇期货的正式挂牌交易做出的铺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中信银行上线“外汇交易通”助力企业管理汇率风险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9月9日,中信银行“外汇交易通”系统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可以为企业客户提供即期、远期、掉期、期权等外汇资金产品的在线报价、交易、交割和管理等功能场景,涵盖交易、交割、查询、管理、图表以及资讯六大功能模块。

自该系统上线以来,中信银行济南分行一直大力推广“外汇交易通”的签约和使用,目前已累计实现签约辖内客户百余家。多家客户代表表示,纯线上的操作模式,不仅省去了企业临柜填单做业务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还能实现企业自主盯盘或挂单成交,便于企业把握交易时机,大幅提升了企业的资金效率及财务效能。

“外汇交易通”是中信银行秉持“专业、快捷、灵活”的3S服务理念,以“全功能、全线上、全时段”为服务目标,倾力打造对客外汇资金交易专业平台,为各类对公业务线上汇率风险管理提供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平台创新推出了业界领先的线上自主交割、实时专业资讯等功能,助力客户畅享“一点接入式”全线上业务办理。“外汇交易通”不仅可以通过“资讯”模块,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外汇讯息、汇率走势图及经济日历等内容,助力企业自主盯盘与决策;还可以通过“交易”“交割”模块,实现更加快捷的即期、远期交易即时达成、交割实时入账,提升企业交易效率与财务效能;同时还可以按金额和审核等级设置多种授权模式,客户既可自主进行汇率盯盘,寻找交易时机,也可以按照预期汇率进行挂单交易,满足企业各类交易需求。

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形势下,中信银行济南分行积极践行“风险中性”理念,主动响应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需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下一步,“外汇交易通”将持续迭代升级系统功能,实现平台引领代客外汇交易业务新发展,打造数字化创新及特色化综合服务方案,助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