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风险管理

“中国价格”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上海原油期货市场规模稳居全球前三,是亚太地区原油贸易的重要定价参考;挂钩我国20号胶期货价格的跨境贸易约占天然橡胶进口量的40%;约有30%的南美农民参考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黄大豆2号期货价格报价;中国企业对外出口PTA主要参考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价格定价……

日前,在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一系列数据勾勒出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的清晰轨迹。“中国价格”走向全球的坚实步伐,成为我国期货市场高质量开放的生动注脚。

期市开放迈出坚实步伐

期货市场的核心价值在于风险管理,而中国期货市场正以“量质齐升”的姿态站上国际舞台。目前,我国商品期货成交量占全球总量超六成,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4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全部跻身2023年全球十大商品交易所。在全球交易量最大的20个农产品期货品种中,中国占据16席,为市场进一步双向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放的步伐持续加快。2025年上半年,我国期货市场新增客户41万个,其中境外客户同比增长63%,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交易者活跃在中国市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一方面,“引进来”不断深化,目前共有91个期货期权品种纳入QF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交易范围,包括全部已上市股指期货、股指期权、以及大部分运行成熟、交易活跃的商品期货和期权。证监会全面取消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后,我国为外资机构提供了更加透明、稳定的政策环境,摩根大通、瑞银期货、摩根士丹利等期货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另一方面,“走出去”不断拓展:中国期货公司已在境外设立67家子公司,获得多家国际交易所会员资格,初步具备全球综合服务能力。

此外,中国期货市场的开放举措还包括结算价授权合作、跨境商品ETF、交易所境外注册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组合拳”,持续推动我国期货市场与国际接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亚太区客户发展和销售服务部董事总经理蒂姆?史密斯表示,日益加剧的市场波动正考验着全球金融体系的强度与韧性。在此环境下,中国期货市场持续发展创新,努力满足各类机构日益复杂多变的风险管理需求。

赋能企业拓展全球版图

商品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本质上是全球性市场,境内外期货市场交易价格具有高度相关性。我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消费国之一,在原油、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商品上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中国商品期货交易量已占全球六成以上,“量”的优势如何转化为“价”的话语权?企业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五年前,浙江的逸盛石化还在为跨境交割的复杂流程头疼。如今情况大不相同。9月,逸盛石化旗下子公司逸盛大化与意大利GSI公司的首单PTA保税交割将正式落地。通过滚动交割模式,货物从工厂直达保税仓库,境外买方凭仓单即可提货。一张PTA保税交割单成为中国PTA“国际通行证”,不仅让货物跨境流动更便捷,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期货市场与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大门。

在南美,浙江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团队也在用“中国价格”报价。南美客户下达采购订单后,万凯新材料参考郑州期货价格报价,同时根据订单量锁定原料价格,再结合订单安排生产、对接海关完成出口;货款采用“20%定金+80%见提单支付”模式,确保结算顺畅。万凯新材料副总经理陈灿忠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发挥了提供基准价格增强议价能力、助力锁定原料成本、让国际交付更高效透明且可控等三大核心作用,全方位优化了企业的国际贸易体验。”

期货市场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更有底气。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杨光指出,开放的期货市场有助于形成真正反映亚太市场供需的“中国价格”,提升我国在重要大宗商品的全球价格影响力,为我国初级产品国际贸易提供更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基准。同时,这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与深度融合。

国际化不仅关乎单一品种,更是全产业链的重构。如今,聚酯企业通过全链条风险管理实现利润稳定,出口规模成倍增长;中粮、物产中大等企业借助期货工具,成功开拓俄罗斯、非洲等新兴市场。物产中大化工集团农产品交易部经理夏秋子表示,以前不敢涉足新兴市场,现在有了期货定价和套保工具,就能放心布局。厦门国贸石化总经理刘德伟介绍,厦门国贸的聚酯业务规模七年间翻了七倍。背后的秘密是系统性的风险管理:通过期货锁定原料价格、保障利润窗口,再放心开拓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价格影响力稳步提升

从豆油到橡胶,从PTA到瓶片,中国期货价格正深度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司副司长王颖表示,我国期市一些品种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定价参考,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1个。

“对外开放是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的必由之路。”郑商所理事长熊军表示,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多的期货期权产品供给,吸引更多境外客户参与,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截至目前,近800名境外客户在郑商所开户,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阿联酋等33个国家和地区。

英国嘉利高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推动跨境使用郑商所瓶片和PTA期货。比如,使用郑商所瓶片期货,对从中国发运到东非的实物贸易进行套期保值。同时还引导PTA实物买家,从一口价转向利用中国PTA期货定价,为无法直接参与郑商所交易的实体提供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翱兰等国际粮商借助中国期货市场对冲风险,经营利润稳定性显著提升。 翱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市场合规与风控首席执行官许沙莎介绍,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引入境外交易者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加强了市场合理定价的能力,为企业套保和期现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境外交易者审批流程大幅简化,套保额度申请周期显著缩短;跨境交易效率提高,依托人民币计价和保税交割等创新机制,境内外市场联动更加顺畅。“这种‘效率与安全并重’的开放模式,既保持了市场的稳定性,又满足了实体企业对时效性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市场开放路径。”许沙莎表示。

展望未来,中国期货市场将继续以“成熟一个、开放一个”的节奏持续扩容特定品种池,降低境外投资者制度性成本,优化保税交割和跨境结算;依托科技赋能,提升跨境交易效率与风险管理水平。数据显示,今年1-7月,1114家上市公司开展期货衍生品业务,超八成进行外汇套保,三分之一参与商品套保。在全球市场风云变幻中,不断开放的中国期货市场像一张看不见的安全网,让更多中国企业敢于走出去,让“中国价格”在全球产业链中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祝惠春)

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Enjoytrader:了解这些外汇基础知识,看完基本入门

在全球化经济的巨轮中,外汇交易如同船上的指南针,引领着无数投资者穿越风浪,探索财富的新大陆。然而,对于初入此道的探索者来说,外汇市场的深邃与变幻莫测往往令人望而生畏。本文愿做一盏明灯,为你在外汇的海洋中照亮前行的道路。

外汇交易,顾名思义,便是各国货币间的交易舞蹈。这场舞蹈在全球的各大舞台——银行、金融机构和在线交易平台——上不断上演。它是一场24小时不间断的盛宴,流动性与波动性如同它的旋律与节奏,为投资者提供了赚取差价的盈利机会。

踏入这场舞蹈,你需了解货币对的概念。它们如同舞伴,手牵手共舞,汇率的波动便是它们的舞步。例如,欧元与美元这对优雅的舞者,在市场的舞台上演绎着它们的故事。你需要密切观察它们的舞步,寻找买入或卖出的最佳时机。

此外,外汇交易中的杠杆概念也如同舞者的舞步,它放大了你的舞步,让你在舞台上更加自如。然而,杠杆也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让你舞动得更远,也可能让你跌倒。因此,在选择杠杆比例时,你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外汇市场的交易时间横跨全球,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经济数据、政治事件、央行政策等都是影响舞者舞步的重要因素。你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捕捉这些因素带来的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

在舞蹈中,你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来保护自己。例如,设置止损点就如同为舞者设定安全区域,当舞步踏入危险区域时,及时止步,避免更大的损失。同时,保持冷静的心态也至关重要。外汇市场的波动如同大海的浪涛,你需要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舞者,稳定重心,不被浪涛所动。

当然,想要成为外汇市场的佼佼者,仅仅掌握基础技巧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深入研究市场的趋势,学习运用各种技术指标,制定周密的交易计划。这些高级技巧如同舞者的独门绝技,能够帮助你在市场中更胜一筹。

总之,外汇交易虽具有挑战,但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巧,便能在市场中游刃有余。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的外汇之旅提供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道路,助你在外汇的海洋中舞动出属于你的精彩篇章。

外汇投资基本知识_货币对交易策略_外汇交易入门指南

市场风云诡谲,企业如何防危?

金融市场形势与企业避险实务_外汇价格匹配_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局势

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局势_外汇价格匹配_金融市场形势与企业避险实务

一场关于全球经济局势变革下金融市场形势与企业避险实务的探讨,昨日在上银金融大厦热烈展开。在上海银行举办的这场“智驭风云、汇启未来——上银智汇避险蓝皮书发布会”上,来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及企业界的近百位嘉宾,共同见证上银“智汇避险”蓝皮书发布。

上海银行行长施红敏、上海银行业务总监武俊、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国际收支处、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一部相关领导、特邀专家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出席本次活动。

蓝皮书发布

三十年金融积淀,淬炼避险智慧

施红敏在致辞中表示,上海银行始终坚守金融企业初心使命,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参与金融要素市场发展,持续为实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避险服务。今年恰逢上海银行成立30周年,值此重要时刻正式推出《上银“智汇避险”蓝皮书》,在新的内外部形势下,审时势之变,谋制胜之智。未来,在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外汇交易中心的指导下,我国金融市场和企业避险服务必将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外汇价格匹配_金融市场形势与企业避险实务_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局势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施红敏、武俊及相关领导共同启动蓝皮书发布仪式。《上银“智汇避险”蓝皮书》深入剖析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的复杂局势,解读当前市场背景下稳中求进的机遇挑战,通过业务实例,揭示企业如何在波动性与反复性交织的市场中防危避险;系统展现上海银行依托全维度产品体系、专业服务团队以及数智化赋能,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避险服务的强大平台生态。蓝皮书践行上海银行“点滴用心,相伴成长”的服务理念,凝结了上银“智汇避险”品牌五载耕耘的专业沉淀。

专家怎么看

管涛、张继强洞见全球市场趋势

在特邀专家主题分享环节,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带来“全球宏观形势与人民币汇率前瞻”主题分享,深入分析了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挑战与内部新旧动能转换压力下中国经济的有效应对,并指出未来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市场主体应强化“风险中性”理念,立足主营主业,控制好货币错配和汇率敞口风险。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系统分析了2025年的新经济特征、金融市场变化与政策制度变革,指出全球秩序重构超过经济增速等是更大的基本面,并提出中长期的资产配置建议。专家们深度解读宏观经济热点,为企业构建科学避险框架提供专业指导。

助企怎么做

拓展三方面服务覆盖度

上海银行将以蓝皮书发布为契机,重点从三个方面拓展代客避险服务的覆盖广度:一是深化场景服务,把外汇、利率及贵金属等避险产品,更深度地融入到企业的真实贸易、融资和资金管理等经营环节中,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避险方案。二是针对中小微企业,提供专项授信支持,简化申请流程、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中小企业获得高效的专业避险服务。三是计划引入大模型和AI技术,打造智能化客户风险诊断工具,为企业提供自动化、专业化的风险识别和对冲方案,帮助中小微企业更便捷、高效地管理市场风险。

活动上,上海银行金融市场部带来企业避险实务主题分享,结合企业避险需求变化,分享上银“智汇避险”服务实体的典型案例。上海银行国际业务部聚焦企业跨境业务实务,详细介绍了上海银行在服务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创新实践。

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局势_金融市场形势与企业避险实务_外汇价格匹配

在圆桌论坛环节,4家企业代表,围绕“去美元化”进程中的企业套保策略、贸易战冲击应对调整和黄金市场新特征等热点问题分享企业看法与一线避险实战经验。

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局势_金融市场形势与企业避险实务_外汇价格匹配

上海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振纲谈到,上海银行在外汇入账速度和衍生品交易环节里提供线上交易,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企业网银的线上交易功能与企业小额分散的现金流特征高度匹配,使企业可根据实际资金收付情况,便捷高效完成外汇避险操作。与传统线下协议交易模式相比,线上交易不仅操作简便,还可做到精准套保,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现金流发生的不同时点和金额,分批次进行交易,使得成本价格曲线更平滑。更重要的是,线上交易的透明度和实时性让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后续存续期管理也更方便,可实时查看持仓,大大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自2015年开展代客业务以来,上海银行持续为实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避险服务,产品体系覆盖利率、汇率、贵金属等三大类36项产品。近年来,已累计服务企业超8000户,覆盖贸易类、制造业类、跨境电商等七大行业;累计交易量超7000亿元,年复合增速22%。

本次上银“智汇避险”蓝皮书发布会通过市场分析、案例分享与实务研讨,为企业构建了全方位避险知识体系。下阶段,上海银行将持续深化上银“智汇避险”品牌建设,依托专业交易能力与数字服务工具,AI赋能场景化代客避险服务,为实体企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