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金融稳定

为什么银行要限制个人结售汇业务?

银行对个人结售汇业务进行限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外汇市场秩序的必要举措。

外汇市场的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至关重要。如果银行不限制个人结售汇业务,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资金流动,这会对汇率产生剧烈影响。例如,当大量个人集中进行结汇或售汇操作时,会导致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进而使汇率大幅波动。汇率的不稳定会给国家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个人强制结汇_银行个人结售汇限制_外汇市场稳定政策

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限制个人结售汇业务能有效防止热钱的大规模流入和流出。热钱具有流动性强、投机性高的特点,它们可能会利用汇率波动进行短期投机,获取高额利润。一旦热钱大规模撤离,会对国家的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引发金融危机。通过限制个人结售汇业务,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资金的流动规模和速度,降低热钱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从监管角度来看,限制个人结售汇业务有助于打击洗钱和非法资金转移等违法活动。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个人结售汇渠道,将非法所得资金进行跨境转移,以达到洗钱的目的。银行通过设定结售汇额度和加强审核等措施,可以对资金的来源和用途进行更严格的监管,有效遏制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

以下是不同国家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限制情况的对比表格:

国家年度结汇额度年度售汇额度特殊规定

中国

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超过额度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美国

无明确统一额度限制,但需向金融机构报告大额交易

无明确统一额度限制,但需向金融机构报告大额交易

对涉及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交易有额外审查

日本

无严格额度限制,但大额交易需申报

无严格额度限制,但大额交易需申报

金融机构有义务核实交易真实性

此外,银行限制个人结售汇业务也是为了保障个人客户的资金安全。在外汇市场中,汇率波动频繁且复杂,如果个人客户缺乏专业的外汇知识和风险意识,盲目进行大规模的结售汇操作,可能会遭受巨大的损失。银行通过限制业务规模,可以引导个人客户理性对待外汇交易,避免因过度交易而导致的风险。

银行对个人结售汇业务的限制是综合考虑国家金融稳定、监管要求和个人客户利益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大赚近1000亿!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5月8日,香港金管局在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上披露,若不包括长期组合的估值变动,外汇基金今年首季录得投资收入979亿港元,为外汇基金连续两季重新录得投资正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香港外汇基金投资亏损达到2024亿港元,投资回报率为-4.4%,是除2008年以外投资回报率最差的一年。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因去年市况相对困难,加上内地与香港通关提振股市,让外汇基金首季表现向好,但他表示,未来高利率持续时间、欧美银行问题、经济衰退将成后市不明朗因素。

香港金管局外汇基金分析_香港外汇基金投资收益_澳大利亚外汇基金

香港外汇基金首季大赚979亿港元

具体来看,香港外汇基金从港股投资获得收益33亿港元,其他股票投资收入255亿港元,债券投资收入439亿港元,外汇投资收入252亿港元,在所有投资组合中,港股投资收益表现最差。

香港外汇基金投资收益_澳大利亚外汇基金_香港金管局外汇基金分析

对于首季债券收入占进账投资收入逾四成,余伟文表示,因外围利率已升,债券的利息收入必按年增加,短息目前已达4至5厘,长息则3厘多,但难估债价未来走势,若美联储日后仍加息或保持息口在较高水平,说不定长债息率再升,而令价跌;若市场觉得很快有机降息,或者美联储给出讯号有可能某程度某阶段降息,债息跌而价会上升,债价仍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利率收益必会增加。目前外汇基金持有的债券年期不长。过去两年,美国息率即使升得快,对外汇基金影响相对市场而言较小。

余伟文表示,外汇基金首季表现向好,因去年情况相对困难,今年首季美债孳息回落,令该基金在债券方面有收益,股市气氛较好,因内地与香港通关而令亚洲股市好。但未来几季投资前景仍不清楚,金融市场环境仍有数项变化,包括美国通胀和利率情况未完全明朗化,劳工市场、服务业通胀颇顽强,未见急速回落,“美联储会否需要维持高息一段时间以观察利率会否慢慢压低通胀,才思考下一步利率?”,而这会和市场预期有差距,当市场发觉高利率仍会持续一轮,这会否令市场价格有反应而波动,是其不明朗因素之一。

针对欧美仍有地区银行陆续爆雷等问题,余伟文称,会否有第二或三轮甚或在今季或下季出现,会是另一不明朗因素。此外,今年环球经济因利率已提高而较弱,会否令欧美步入某程度衰退,而该衰退为时多久。这都是未来两三季影响金融市场情绪、令不同市场或出现波动。故外汇基金今年能否做到收入完全覆盖去年亏损,他称希望亦会尽力,但现仍言之尚早,要看市场变化。

香港外汇基金:金融稳定的牢固防线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香港外汇基金的法定用途十分简单,基本上就是维持香港的货币和金融稳定。在过去几十年间,每次香港出现银行或金融危机,外汇基金都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余伟文称,2023年金融市场仍然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困扰,相信资产价格会持续波动,环球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继续主导投资前景,市场十分关注主要央行政策利率的峰值,而通胀走势则是个中关键。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最近的议息记录提出,政策重点仍然是遏制通胀,预期今年还有加息空间。在通胀和利率走势尚未稳定下,如果实际情况与市场预期出现较大偏差,资产价格难免再出现猛烈波动或调整。

此外,持续的紧缩货币政策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阻力,多家机构纷纷调低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部分主要经济体更可能陷入经济衰退。再者,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仍具潜在的破坏力,俄乌的紧张局势导致的能源危机,以及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都可能进一步影响环球经济增长并使避险情绪升温。

当然,较为乐观的是,受惠于内地防疫措施放宽及刺激经济措施的推出,中国经济今年有望强劲复苏。与此同时,随着市场预期通胀进一步放缓,以致加息步伐放慢,债券将变得更具吸引力,现时主要国债收益率处于多年高位,持有债券让投资者能获取较高的利息收入。

余伟文指出,香港金管局会以“保本先行,长期增值”为投资原则,继续小心谨慎地管理外汇基金,保持灵活性,作出适当的防御性部署,维持高流动性。也会持续多元化投资,稳定外汇基金的长期投资回报,确保外汇基金能继续有效地维持香港的货币及金融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副局长李斌上任

11月6日人社部官网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其中,任命李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此前其职务是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

在此之前(11月5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公告,原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已正式出任该行副董事长、行长。

外汇管理局局长_王春英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董事长 行长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_李斌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

公开资料显示,李斌于1976年出生,经济学博士,曾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融委)办公室秘书局副局长;2021年4月起任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

李斌曾获第十七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曾四次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两次获得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年度金融图书奖,两次获得中国金融学会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还曾获得第二届中国金融图书“金羊奖”、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人民银行“金融稳定与金融调控”论文一等奖、人民银行“金融调控与经济发展”论文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今年1月,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的李斌还在接受新华社采访中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继续做好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基础性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同时,稳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全面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提高我国外汇和金融市场开放和准入程度,丰富风险对冲工具,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

李斌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提高人民币清算效率和安全性。推动境外人民币市场建设,完善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丰富离岸人民币风险管理工具,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此外,李斌还表示将持续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监管,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