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人民币国际化

重磅报告:全球日均外汇交易量6.6万亿美元,上海首次跻身八大交易中心

货币对方面,主要货币对排名前7的依次为EUR/USD、USD/JPY、GBP/USD、UDS/EME(新兴市场国家货币)、AUD/USD、USDCAD、USD/CNY等,合计占总交易量的85%。交叉货币对排名前三的依次为EUR/GBP、EUR/JPY、EUR/CHF等。

报告指出,新兴市场经济体(EMEs)货币再次扩大市场份额,占全球整体交易量的2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在全球排名中并未出现进一步攀升,保持全球第八大货币地位,占比4.3%,仅次于瑞士法郎。

为方便从业者更加清晰认知全球外汇交易状况,对此,汇商传媒(FOREXPRESS)将对全球八大外汇交易中心做一个简单的盘点,它们依次是英国伦敦、美国纽约、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东京,瑞士苏黎世,法国巴黎及中国(上海)。

英国伦敦

国际金融模拟外汇交易报告_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占比_全球主要货币对交易排名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随着国际银行业开始壮大,外汇交易蓬勃发展。1979年,英国外汇管制取消,伦敦开始成为一切交易的中心,从外汇到债券到衍生品和基金管理。这也让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净出口金融服务国家。伦敦在亚洲和美国之间的时区内提供最大的资金池,另外伦敦时间一直被作为国际商业标准时间。

伦敦在全球外汇交易总量中占比重高达43.1%,比纽约高出近3倍。而欧洲竞争对手瑞士和巴黎分别只占3.3%和2%左右。

金融中心:伦敦

日均外汇交易量:3.58万亿美元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43.1%

美国纽约

全球主要货币对交易排名_国际金融模拟外汇交易报告_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占比

纽约外汇市场不仅是美国外汇业务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外汇市场之一,从日均外汇交易量来看,紧随伦敦之后,为世界第二,也是全球美元交易的清算中心。此外,美国外汇交易人数却是全球最多的国家之一。

由于美国没有外汇管制,对运营外汇业务没有限制,政府也不指定专门的外汇银行,所以几乎所有的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都可以经营外汇业务,这促使美国外汇交易量占全球较大比重。不过,随着金融危机后的严苛的金融监管政策实施,美国外汇交易量并未攀升,反而呈下滑之势。从2013年占比19%,2019年占比下降至16.5%。

金融中心:纽约

日均外汇交易量:1.37万亿美元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16.5%

新加坡

全球主要货币对交易排名_国际金融模拟外汇交易报告_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占比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新加坡外汇市场发展迅速,并在2013年挤下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2019年蝉联亚洲第一,且外汇交易量仅次于英国和美国。为在日均交易量高达6.6万亿美元的外汇市场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新加坡近年来正致力鼓励世界主要的外汇经纪商在当地建立新系统,以消除因绕道东京及伦敦路径交易,造成的交易延时。

随着亚洲货币交易和电子交易的增长,新加坡监管机构正与金融业合作,建立外汇交易中心,扩建外汇市场基础设施,以改善亚洲交易时段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

金融中心:新加坡

日均外汇交易量:6330亿美元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7.6%

中国香港

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占比_全球主要货币对交易排名_国际金融模拟外汇交易报告

汇商传媒(Forexpress)此前发布过很多有关中国香港特区外汇行业及交易市场的文章,作为亚洲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在该区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全球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驻扎于此,以香港为重要“据点”,开拓亚洲市场。

作为世界上最自由、最开放的自由港口城市,香港不断升级完善自身的金融环境和配套服务体系。同时,监管法规越来越完善,打击金融违规犯罪的执法力度上愈来愈强。这些都是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中维持活力的重要保障。

监管制度是香港作为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基石。增强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健性及竞争力是香港证监会(SFC)的首要任务,SFC确保了香港的监管制度能够在难以预测的市场环境下维持有效的运作。

金融中心:香港

日均外汇交易量:6320亿美元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7.6%

日本东京

国际金融模拟外汇交易报告_全球主要货币对交易排名_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占比

东京外汇市场上,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可以通过外汇经纪人进行,也可以直接进行。日本国内的企业、个人进行外汇交易必须通过外汇指定银行进行。由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多以美元结算,且日元为重要避险货币,所以东京外汇市场90%以上是美元对日元的交易。

日本拥有1.273亿人口,人均收入在5.3万美元左右。日本互联网普及率非常高,接近92%;移动互联网普及率约为75%。日本互联网发达程度为该国蓬勃发展的零售外汇交易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

作为亚洲的金融重镇,东京一直是全球重要外汇交易中心。不过遗憾的是,2013年起,东京连续被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赶上,跌落第五的位置。

金融中心:东京

日均外汇交易量:3760亿美元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4.5%

瑞士苏黎世

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占比_国际金融模拟外汇交易报告_全球主要货币对交易排名

说起瑞士,我们就会想到2015年1月份曾引发全球外汇行业大地震的“瑞郎黑天鹅事件”,至今令行业人士心怀恐惧。据悉,瑞士外汇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参与的外汇银行有瑞士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等。

苏黎世是瑞士主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黄金市场之一,有着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的称号。苏黎世具有120多家银行,比如瑞士信贷银行、瑞士联合银行以及一些私人银行,以此成为了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

瑞士外汇交易中主要是瑞郎对美元的交易,对其他货币通过美元进行交叉买卖,因此瑞郎对美元的汇率是苏黎世外汇市场的主要汇率,瑞郎对其他货币的汇率采用以美元进行套算。

金融中心:苏黎世

日均外汇交易量:约2760亿美元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3.3%

法国巴黎

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占比_国际金融模拟外汇交易报告_全球主要货币对交易排名

巴黎是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随着英国脱欧不断推进,一些知名的金融机构开始从伦敦迁入巴黎。为了争夺这些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法国和德国已展开竞争,都试图打造欧洲新的金融中心。除市场金融机构外,欧洲银行管理局总部也从伦敦迁至巴黎。

另外,法国还拥有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巴黎国际金融中心,该中心的货币市场由法兰西银行、各注册银行、国家信贷银行、房地产信贷银行、金融公司、保险公司、外汇银行及退休机构组成。

巴黎外汇市场的主要业务是由当地银行之间直接进行外汇买卖,或通过经纪人进行,也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与国外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主要集中在美元、欧元、英镑等主要货币。另外,外汇交易形式主要是外汇远期及即期等。

金融中心:巴黎

日均外汇交易量:1670亿美元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2.0%

中国上海

全球主要货币对交易排名_国际金融模拟外汇交易报告_新兴市场货币交易占比

2019年BIS全球外汇调查报告中,中国日均外汇交易量高达1360亿美元,成功跻身全球八大外汇交易中心。上海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金融中心,且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所在地,绝大多数外汇交易活动在上海完成。

随着中国监管部门对开放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更多金融改革措施出台,上海不断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最重要的对标对象之一就是伦敦。伦敦在国际机构集聚度、市场参与度、离岸业务比重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恰是上海亟待提升的短板。

金融中心:上海

日均外汇交易量:1360亿美元

全球外汇交易量占比:1.6%

从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可以看出,相比往年,中国外汇交易活动大幅增加,2019年的日均交易量1360亿美元,相比2016年飙涨了87%,排名从三年前的13位,到目前的第八名,这是一个跳跃式的上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激活了外汇等交易活动,也印证了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向前的步伐。

BIS报告:www.bis.org/statistics/rpfx19_fx.pdf#page=16

猛戳“阅读原文”,BYFX Global佰益汇环球带你实力玩转全球交易市场!

外汇衍生品,扩容!

外汇期货的特点_外汇市场产品序列完善_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6月18日,2025年陆家嘴(600663)论坛在上海召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论坛开幕式上公布了八项重要金融政策。其中,明确提出将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推动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金融机构和外贸企业更好管理汇率风险。

从全球外汇期货的发展历程来看,1972年5月16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全球首个金融期货产品——外汇期货,这也是外汇期货首次问世。而经过50余年的发展,外汇期货目前已成为国际流行的汇率对冲工具之一。但国内此前却迟迟没有推出这一金融期货品种。

而在当下时点,央行宣布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从侧面说明国内发布这一金融期货品种的时机已经成熟。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高歌猛进,跨境资本流动愈发频繁且深入,极大地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间的兑换需求。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特征也愈发明显。境内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面临的汇率风险急剧增加,其避险需求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态势。市场对多样化、精准化的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也变得愈发迫切。

目前,我国基础汇率避险工具领域已与国际市场发展水平接轨,构建起了包含远期、掉期、货币互换及期权等产品的外汇衍生品市场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多数实体经济的汇率避险需求。而未来随着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的落地,我国外汇市场建设将进入全新阶段。

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创新分析师周骥表示,在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演变,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基础汇率避险工具已难以完全满足企业日益复杂、多元的需求。因此,推进境内外汇期货交易势在必行,这将填补境内市场没有外汇期货的空白,完善市场结构,提升市场整体的深度与广度。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汇率波动风险往往是贸易厂商、外贸企业与银行经常会遇到的一种金融风险,而为了降低这种风险造成的损失,机构或个人会选择外汇期货等外汇衍生品进行风险对冲。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企业汇率风险对冲需求显著增长,其中中小企业避险需求呈现指数级上升趋势,凸显市场主体对精准化风险管理工具的迫切需求。

周骥表示,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汇率波动已成为影响境内企业经营绩效的核心外部变量。在跨境贸易中,合同签订与货款收付之间的时间差,使得企业面临显著的汇兑损益风险。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贸易中,新兴市场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导致企业面临多重汇率风险交织的复杂局面。因此,作为标准化、集中交易的衍生工具,外汇期货为企业提供了灵活且精准的风险对冲手段。企业可基于自身业务特征与汇率走势研判,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外汇套期保值操作,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就今后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出在宏观层面上的影响,周骥认为其将远超单一金融产品创新范畴,甚至可以推进我国金融强国建设的关键制度突破。“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标准化场内衍生品的引入具有显著的‘鲶鱼效应’,将显著提升我国外汇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丰富且多元化的外汇市场产品体系能够有效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参与我国外汇市场交易,从而增加市场的资金量和交易量,提高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推动我国外汇市场在全球市场格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周骥表示。

然而,对于人民币外汇期货这一新金融期货品种而言,在其制度建设、市场培育、基础设施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均需持续完善。而随着中国外汇期货市场的逐步成熟,涵盖外贸企业、金融机构、期货经营机构的汇率风险管理生态圈也将加速构建。

全球外汇日均交易量创新高 人民币市场份额大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随着各国货币汇率波动加大,全球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迭创新高。

10月27日晚,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一项综合性调查报告指出,仅在今年4月,全球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额增长至7.5万亿美元,较2019年同月的6.6万亿美元增长约14%,与此对应的是,当前全球外汇市场日均交易量创历史新高。

国际清算银行表示,这项调查收集来自52个国家的逾1200家银行与交易商数据。

一位华尔街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近年全球外汇市场交易额之所以节节攀升,一是全球贸易持续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货币兑换结算需求增加,二是今年各国货币政策“不同步”,导致各国货币汇率波动幅度骤然扩大,引发金融机构的汇率套保与投机交易频率大幅增加。

BIS认为,近年全球高通胀冲击促使多国央行大幅提高利率,加之俄乌冲突等国际形势骤变扰乱金融市场,都在触发外汇市场波动率在经历多年低迷后大幅上升,带动日均外汇交易额迅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依然占据着全球外汇交易的主导地位,但人民币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4.3%快速扩大至7%,排名也从2019年的第8位上升至第5位,成为份额增长最快的货币之一。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近年中国相关部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一方面越来越多跨境贸易结算开始使用人民币,另一方面是国内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带动众多全球资本加仓人民币资产,由此带来更庞大的人民币外汇交易额。

此外,汇率波动幅度加大也令外汇衍生品交易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BIS数据显示,外汇掉期交易的市场份额继续增加,约占总交易量的51%,高于2019年的49%,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外汇现货交易的市场份额从30%下降到28%,外汇远期交易则稳定在15%。

“鉴于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与美元持续上涨令非美货币普遍遭遇较大贬值压力,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必须增加外汇套保操作以规避潜在的汇率风险。”上述华尔街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指出。

外汇交易商遭遇库存失衡压力

汇率波动加大,也令众多外汇交易商面临新的经营压力。

BIS表示,汇率大幅波动正造成交易商之间的“库存失衡”,迫使他们在同业市场更频繁地交易外汇头寸。

具体而言,交易商之间的日均交易量为3.5万亿美元,占全球的46%,高于三年前的38%。相比而言,交易商与其他金融机构(包括非报告银行、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等)的外汇交易占比则从55%降至48%。

一位外汇经纪商向记者分析说,究其原因,一是2020年疫情全球扩散一度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遭遇美元荒,令银行等外汇交易商不得不从同业机构纷纷拆借美元头寸填补自身头寸缺口,如今,随着美联储持续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令美元流动性再度吃紧,银行等外汇交易商不得不继续从同业机构拆借美元头寸未雨绸缪;二是近年汇率波动加大也促使众多企业纷纷囤积美元等强势货币,导致银行等外汇交易商手里的美元等强势货币头寸再度吃紧,触发他们向同业机构寻求更多的美元等强势货币头寸维持自身正常运营。

在他看来,尽管交易商与对冲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外汇交易占比有所降低,但这不代表对冲基金的外汇交易活跃度下降。

事实上,无论是押注日元大幅贬值,还是豪赌欧元兑美元“平价”,都出现众多对冲基金与机构投资者的身影。此外,越来越多对冲基金还借着美联储大幅加息与美元强势上涨,大举沽空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差且外债占比较高的新兴市场货币。

“某种程度而言,汇率波动加大给对冲基金们创造了更高的价差获利机会,激发他们不断增加交易频率获取超额回报。”这位外汇经纪商指出。尤其是相比企业等实体经济,对冲基金的外汇交易频率更高且交易额度更大,对汇率走势的影响也相应更强。尤其在近年量化投资技术普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对冲基金都是依靠程序化交易模型开展高频外汇交易,进一步放大了他们的日均外汇交易量。

记者获悉,对冲基金们还是引发汇率波动进一步扩大的主要推动因素。但这背后,是近年各国货币政策不同步导致货币之间汇率估值差距扩大,吸引对冲基金频繁开展外汇交易博取更高回报。

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份额缘何迅猛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3年人民币俨然成为外汇交易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货币之一。

BIS数据显示,过去3年期间人民币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4.3%增长至如今的7%,排名从2019年的第8位上升至第5位。

一位股份制银行外汇交易员向记者指出,这表明近年中国相关部门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正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越来越多中国外贸企业正积极与海外企业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带动企业端的外汇交易需求上升;二是近年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对外开放吸引越来越多全球资本加仓人民币资产,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更上一层楼;三是近年相比欧美货币与部分新兴市场货币,人民币汇率走势相对平稳且人民币资产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相关性偏低,形成较好的避险效应,吸引众多海外机构配置人民币。

在他看来,相比企业端,金融机构的外汇交易贡献度更高。究其原因,一是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外汇交易频率更高且额度更大,二是近年银行机构开发了众多外汇衍生品,带动整个金融市场人民币外汇避险交易规模上升。

前述华尔街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经理指出,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也表明越来越多全球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与海外央行正将越来越多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因为这些机构储备更多人民币,就会衍生出更庞大的人民币外汇交易需求,带动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份额不断增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且积极加大全球化进程,加之人民币国际化有序推进,未来人民币外汇交易的市场份额还将进一步上升。因为一国货币在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占比,最终会与这个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它与全球各国的贸易往来规模相匹配。”他认为。